【柏林租管.三】艺术家无声控诉 重建艺文圣地的“自由空间”

撰文: 伍振中
出版:更新:

热爱艺术的人,都知道欧洲有两大公认的当代艺术中心,一为法国巴黎,二为德国柏林,后者的草根风格街头艺术蔚成风气,闻名于世。也许是冷战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沉淀,或许是纳入不同声音的包容性、让幻象变成现实的可塑性……柏林,是将欧陆的人文精神与媒体互为融合的艺术乌托邦。不过,当住宅高楼在市中心拔地而起,自然与反建制式艺术创作空间造成价值冲击。资本热钱流入,很容易令到自由创作笔墨干枯。商业利益主导城市的精神孕育,这座城市或还能苟然手执画笔,但画布上的物事,既无体,也无神。当钞票钱币牵着一座城市的命运之手,不难预料,它举世无双的自我神韵便如烟消逝。取而代之,就是一顷又一顷格式化的石屎森林。(此为【柏林租管】专题系列之三)

柏林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自然也孕育出一处处活力四射的艺文空间。(Getty Images)

假楼盘广告 找回初衷的无声控诉

这半年来,扎根柏林的视觉艺术家Dorothea Nold埋首做了一项社会实验:她在柏林市中心竖起了三幅“售卖豪宅”的广告牌。广告牌宣传的“楼盘”图片,并不是真实的楼盘样貌,也不是电脑绘制的模拟图,而是由Dorothea用画笔一手绘画出来的。

Dorothea Nold的其中一幅“假广告”作品《Treptown Visions》。(受访者提供)

广告除了“介绍”楼盘外观、入伙日期,还附上一个本地电话号码,供有需要买“楼花”的投资者致电查询。结果,查询楼盘的人一浪接一浪,Dorothea因而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完全不知道,这是一个“骗局”:这三幅“新盘”广告牌,其实只是Dorothea 放在社区的艺术装置,目的是讽刺柏林楼价高企,炒风炽热的社会问题。Dorothea介绍广告牌作品《Princess Towers》时指出,作品的用意是希望告诉外界:扎根柏林的艺术工作者现正面对着“地产霸权”的威胁,租金上升导致创作空间不断萎缩,昔日的艺术乌托邦已经不再。

“创作这三幅广告牌,不仅是因为抗议市内不断上升的楼价,而且还希望反映,现今整个柏林市虽然布满一个个建筑工地……但所建造的,全是普通人无法承担、并且毫无美感的新楼盘。” Dorothea 指出,过往很多用作艺术创作、展览、园林绿化之类的公共空间─她称之为“自由空间”(free spaces)─现今却因为大型地产商疯狂购地建屋,而被迫关闭或迁移。

柏林艺术家Dorothea Nold。(受访者提供)

她认为,柏林过去之所以能够成为欧洲街头艺术文化的中心,在于它独特的“空间智慧”(space-wise)。柏林素以善用空间闻名,由于历史因素,东西德统一后的柏林有很多空置的楼房,以及未划分用途的土地,因而出现大量普罗民众皆可负担的住宅单位,以及可供公众自由使用的城市空间,吸引大批年轻艺术家进驻。创作者可以来到这些公共空间“划地为牢”,进行街头创作或其他社区活动。二十多年来,柏林因这些“自由空间”而获得无穷无尽的城市活力泉源,也不经不觉,成为了政治中心变调作艺文圣地的当代楷模。

不过,要继续走这条让艺术创作与市区生态共冶一炉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非常不容易。近十年,柏林人知道这座城市开始变了。

Dorothea Nold另一幅作品《Princess Towers》。(受访者提供)

柏林土地资源丰富,人口虽已超过350万,但本身面积大,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亦正正因为人多地多,供求均足,形成升值潜力巨大的优势。柏林也因此被愈来愈多国内外的地产投资者“相中”,纷纷前来购置未开发的土地,拔地建造新式住宅楼盘。尤其在2008年金融海啸后,欧洲各城房地产市场动荡不安,一向甚少受外围经济影响的柏林成为海外房地产投资者的避险池,一批批热钱如泉涌般流入柏林的房地产市场。

随着房地产市场活跃,地产商转而增建盈利更丰厚的中高级住宅。当区内贵价楼盘纷纷涌现,且不说社会中低下阶层无法购置,甚至连租住也有困难。更加令人恼怒的,是这些贵价房屋,只是社会上流人士才有能力购买─而且不少是用作投资。近年柏林急欲纾缓居住人口急升的危机,但这些“房屋供应”,根本无法根治柏林人“无屋住”、“挨贵租”的住屋问题,徒然成为地产商及投资者的敛财工具。柏林市政府毅然实施租金冻结管制,便是建基于这项理论基础。

上文节录自第173期《香港01》周报(2019年7月29日)《留住“贫穷,却性感”时代 柏林拟冻租保“住宅天堂”》。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