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专题】永恒泪珠泰姬陵 映照印度极右心不死

撰文: 陈奕谦
出版:更新:

在印度的亚穆纳河畔,是已经安坐了三个多世纪的泰姬陵。闻名遐迩,世界各地的人前来一睹风光。外人未必能料的是,原来印度不少人讨厌泰姬陵,近来甚至有所行动。

纯白大理石,结构左右对称,方形主体上盖圆顶,由四座尖塔环绕。泰姬陵庄严而和谐,甚至予人宫殿之感。

在2016年,泰姬陵吸引多达620万游客到访。(VCG)

17世纪的沙加罕王与慕塔芝玛哈鹣鲽情深,出征也由她形影相伴。不幸玛哈在1631年生下第四名女儿后活不过去,沙加罕为了纪念爱妻,于是命人修建大型陵墓,搜罗来自西藏、云林等地的上好石材,终在17世纪中叶竣工。

所以,泰姬陵不只建筑华丽,更加早已成为爱人之间矢志不渝的象征。泰姬陵所在的北方邦阿格拉亦发展成为旅游城市,每年吸引六百万人到访。

泰姬陵的后方是亚穆纳河,前方则是水池。(VCG)

白石渐黄 政府刻意淡化

正如各地的古旧名圣一样,随年月过去,泰姬陵的大理石日渐发黄,加上印度空气特别污染,为建筑保育带来麻烦。但更棘手的是,连地方政府也不愿意关心泰姬陵。

泰姬陵虽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但在今个暑假,北方邦政府公布的财政预算中,文化保育开支竟然没有泰姬陵的份儿,甚至当局制作的旅游宣传亦只字不提。姿态很明显,北方邦政府就是要刻意淡化泰姬陵的地位。

向来的旅游景点,为什么现在要绝口不提?甚至在十月,有民众竟然走到泰姬陵外示威。

他们说:“泰姬陵不代表印度。”

印度北方邦政府经常要拨出开支,为泰姬陵维修。(VCG)

伊斯兰教徒的建筑 印度教徒不认可

回看历史,阿拉伯人自中世纪创立伊斯兰教以后,在圣战的旗帜下多次向外扩张。经历多次战争后,伊斯兰教在中世纪末已经入主印度,并在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直至18世纪英国人前来殖民为止。严格来说,沙加罕王和慕塔芝玛哈都是外族,是信奉伊斯兰教、波斯化的蒙古人。

所以,国会议员索姆(Sangeet Som)形容泰姬陵是印度史上的污点,由“卖国贼”所建,“泰姬陵在印度史上不占席位。”

如果这些人是我们历史一部份,那太不幸,我们要改写历史。
印度国会议员索姆

同样视泰姬陵为污点的,还有阿迪亚纳特(Yogi Adityanath)。他是印度教神职人员,向来不喜欢穆斯林,更曾经因为煽动宗教紧张入狱,并形容天王巨星沙鲁克汗(Shah Rukh Khan)为恐怖份子,只因对方信奉伊斯兰教。

更重要的是,阿迪亚纳特的声音并非少数。在今年三月,他代表印度人民党角逐北方邦选举,并且赢得首席部长之位。在成为北方邦最高领导人之后,他宣称泰姬陵并不代表印度文化,并采取种种方法刻意冷待。

阿迪亚纳特是印度教神职人员,在印度人民党支持下,今年三月成为北方邦首席部长。(VCG)

疑古学派复兴 “泰姬陵是湿婆神庙”

不过比起冷待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个多年前的传闻此际再起:泰姬陵其实是印度教神庙。例如人民党的卡蒂亚尔(Vinay Katiyar)促请政府为泰姬陵正名,确认它是印度教统治者兴建的建筑。

这个称之为“泰姬陵理论”最初由历史学家奥克(PN Oak)提出,他在1989年推出《泰姬陵:真实故事》一书,声称泰姬陵原本是印度教的湿婆神庙,但在莫卧儿年代遭沙加罕攻占及改名。这个堪称“印度疑古学派”的甚至相信,连英国西敏寺原本也是湿婆神庙。

“泰姬陵理论”复兴起来后,受到不少印度教右翼份子拥戴,多名人民党议员引述来质疑泰姬陵的地位,甚至有印度教徒发起要在泰姬陵崇敬湿婆神。而印度国大党则驳斥北方邦政府,认为他们在宗教歧视伊斯兰。

在泰姬陵的西面,是一座红色外墙的伊斯兰清真寺。(VCG)

部长降温 学者驳斥理论无稽

在引发起两个宗教之间的矛盾后,北方邦首席部长阿迪亚纳特尝试为事件降温,在十月下旬亲访泰姬陵,形容它为“独特宝石”,不但承诺政府会保育,政府的宣传资料亦重现泰姬陵。“我们不应深究泰姬陵兴建的原因、时间和过程。重要的是它由印度农夫和工人的血和汗建成。”

虽然阿迪亚纳特刻意避提“泰姬陵理论”,但对于不少历史学者而言,那是绝对的无稽之谈。因为沙加罕和慕塔芝玛哈的历史,以至泰姬陵的建筑文献,全部都有纪录可查证。学者萨夫维(Rana Safvi)说,泰姬陵显然是政治斗争下的牺牲品,有人存心想改写印度历史,掀起一场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争。“英国那些殖民者和莫卧儿帝国那些统治者很不同,莫卧儿住在印度、嫁娶在印度、死在印度。”

萨夫维亦指出,除了沙加罕的儿子奥朗则布王之外,莫卧儿帝国的君主都采取宽容政策,让穆斯林与印度教群体并存。

在重要的伊斯兰节期,不少印度的伊斯兰教徒聚集在泰姬陵前。(VCG)

马克思:印度没完整历史

但为什么在别人看来无稽之谈,却会在印度得到部份人支持?一个解释可以是历史学的。

印度虽然是文明古国,但却多次经历外族入侵,由外人断断续续统治这块土地。十九世纪历史哲学家马克思曾经在《纽约论坛报》撰写文章分析印度,亦曾经指出印度社会没有一个完整的历史。或许正因为缺乏完整的历史考究,所以印度人的历史时会夹杂神话故事,亦常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

但另一个相信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影响力在近年大盛。

印度圣雄甘地(右)和尼赫鲁是带领印度独立的灵魂人物,一个支持印度教,一个走非宗教的自由世俗路线。(VCG)

Hindutva:印度教民族主义

在印度,印度教和民族主义早已纠缠不清,甚至衍生出印度教民族主义(Hindutva)一词。他们认为印度这个民族就是信奉印度教,所以对其他宗教——特别是伊斯兰教——都采取相对敌视的态度。

早在上世纪中叶,印度圣雄甘地正是因为提出以巴分治方案,被指立场过于亲伊斯兰教,因此遭到一名激进右翼青年连开三枪,魂断前往祈祷会的路上。至于独立后第一任总理尼赫鲁,虽然已经盖棺半个世纪,但在2015年亦无故被人翻案,诬蔑他是一名伊斯兰教徒。

印度总理莫迪的人气不弱,特别深受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的支持。(路透社)

总理莫迪右倾 激进右翼煽动不安

自从2014年人民党的莫迪当选总理以来,印度的右翼之风渐盛,甚至会鼓吹一种印度教的危机感。例如激进武装印度教青年旅(Hindu Yuva Vahini)近日警告,随著穆斯林人口愈来愈多,印度将会在2027年成为伊斯兰教国家。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泰姬陵是“一颗永恒的泪珠”,象征了沙加罕和泰姬的爱情故事。但在当下的印度来说,只怕它映照出的却是右翼对伊斯兰教的敌视态度。

(综合报道)

不可错过的印度民族主义深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