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专题】瑜伽大师到千亿公司 印度爱国企业与政党HEHE扭结

撰文: 杨紫微
出版:更新:

“诚哥”也好、“彤叔”也好、“大刘”也好,香港人眼中的大商家,与政府紧密合作,占尽游戏规则的便宜,甚至被称为地产霸权,妒忌怨恨兼而有之。但在印度,一个总值超过300亿美元的品牌王国,连续两年有100%的利润增长;大老板竟然受万民拥戴,是十几亿人的心中的“一代瑜伽宗师”之余;连政府要人亦争相与之合作,携手共创瑜伽王国,到底是如何做到?

兰德福从瑜伽老师摇身一变成为商业王国之首。(VCG)

印度瑜伽大师兰德福(Baba Ramdev)由瑜伽老师跃升为一代宗师,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他在2000年看准瑜伽潮流由欧美国家回流至印度,与拍档发起免费瑜伽营,其后更在电视拥有一个瑜伽时段,创办了非牟利瑜伽推广组织,留着一脸大胡子,身披橙色长袍的样子深入民心,现在俨然是印度的瑜伽标志。

兰德福继攻占了印度人的心后,亦要攻占印度人的家。2006年,他创办了专售快速消耗品(FMCH)品牌“Patanjali Ayurved”(下称Patanjali)。品牌名字中的Patanjali一字来自瑜伽之父帕坦伽利,而Ayurved则来自梵语阿育吠陀(Ayurveda),意为“长生之术”,是印度的传统医学。Patanjali旗下产品多达444种,主要为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及食品,除了以兰德福作为“生招牌”外,顾名思义,亦以全部产品符合印度传统健康养生之道及使用天然原料为主打。这个标榜印度传统文化的牌子,在兰德福的个人魅力下大卖,令它在瞬息万变的快速消耗品界中处变不惊,因为品牌以信心型,甚至是“信徒型”消费者为主要客群。

莫迪上台后力推瑜伽发展。(VCG)

 “人和”足以创造天地 爱国政党与爱国企业的惺惺相惜

人人说,要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现实却是,只要有人和,天时和地利都可以“应运而生”。

兰德福与印度执政人民党(BJP)的关系一直引来种种猜测。总理莫迪上台后不遗余力地推销印度“国技”瑜伽,更设立了名为瑜伽部(AYUSH Ministry)的政府机关。AYUSH是阿育吠陀(Ayurveda)、瑜伽(Yoga)、尤那尼(Unani)、悉达(Siddha)及顺势疗法(Homeopathy)5种印度传统医疗及疗养身心方法的缩写。总理莫迪在2014年将其由卫生部门辖下的单位升格为中央部门层级。兰德福在莫迪的瑜伽救国政策下如鱼得水,旗下非牟利的瑜伽宣传组织亦获得大量资源。事实上,Patanjali在几个由BJP票仓的邦份,生意尤其兴隆。

二人关系深厚,在莫迪2014年竞选总理时,兰德福就以国民瑜伽大师身分为莫迪背书。在人民党选情落后地区如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奥里萨邦等,由兰德福率领的三十几位“圣人”组成的团体帮忙拉票,接触层面广泛,达三分之一的印度人口。

印度总理莫迪与兰德福理念相近,惺惺相惜。(VCG)

兰德福多次强调自己不会在莫迪政府中占一席位,但他左右莫迪领导的人民党的能力,无庸置疑。其中一个最佳例子,是波里活歌手苏里尤(Babul Supriyo)2014年突然宣布要从政,更代表人民党赢取议席。苏里尤之后爆出是兰德福助他取得代表人民党的名单,仕途更有如坐上直升机,在2016年出入莫迪内阁的部长。

兰德福与印度政府之友好,可见于他旗下基金会YouTube的一段影片中。片中数名人民党高层签署一段写有九个承诺的誓词,包括现任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内部保安部长及交通部长,及前任副总理等;影片中更提及宣誓内容将适用在法庭、政府、文化机构及教育中。

这个牵连甚广而且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誓言,包括不伤害印度教视为神圣的牛只等尊重宗教传统的规范;但其中一条誓言相信才是整场戏的主角--将“Swadeshi”带回印度人的生活中。Swadeshi,原指当年印度自英国殖民地统治下独立的一个爱国主义运动,现多被国族主义者用作质疑何谓“真正(属于)印度人”。

Patanjali有内部消息指出,印度人民党的高层签署这份“爱国”誓言,是为了拉拢兰德福的支持,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兰德福的财力和或名声都极为有用,而且亦与人民党坚守的国族主义殊途同归。

“爱国”当然不止是精神,更要身体力行。目前印度与中国的贸易赤字已达511亿美元,依赖中国进口的廉价商品不利印度制造业发展,印度人民党在月初的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呼吁杯葛中国产品,支持印度本地货。印度人民党秘书长Shobha Karandlaje表示,该党强烈认为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不能妥协,并会说服商人停止售卖中国制商品,更称要以抵制中国货来“给中国上一课”。

同样地,兰德福曾要求国民杯葛中国制产品:“中国公开支持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我们需要给巴基斯坦一个恰当的回应;首先要巴控喀什米尔(PoK)与印控喀什米尔地区合并,第二要每一个印度人杯葛中国制品,不论是手机、手表、车或玩具。”--再一次的无独有偶。

兰德福申请禁制令,阻止他的传记《由大师到大亨:兰德福不为人知的故事》流通。(VCG)

 《不为人知的故事》 还是不想为人知的故事?

就在本月初,兰德福向新德里法庭申请禁制令,禁止一本描写他生平传记在市面流通。

这本由帕达那拉因(Priyanka Pathak-Narain)撰写的传记《由大师到大亨:兰德福不为人知的故事》(Godman to Tycoon : The Untold Story of Baba Ramdev),记录了兰德福“发迹前”的故事,以及他如何从瑜伽界扩展影响力,一手一脚建立起庞大的商业王国。

兰德福指控书籍内容涉及未经证实的说法及诽谤,向法庭提出单方面申请,要求出版社停止出售及发布该书。法庭其后颁下临时禁制令,事件引起印度社会关注,认为危及言论自由。

出版方公布的声明指,书中内容根据超过50个访问写成,更包括兰德福本人的访问,“是一份的认真的新闻工作”。书中将兰德福与一些谋杀案及离奇失踪案拉上关系;更备受瞩目的是,对于书中指他受惠于总理莫迪及其政党印度人民党(BJP)的说法,兰德福一概否认。

今年开始,兰德福很有意识地与莫迪保持距离。除了不再予人莫迪铁粉之感,暗批总理在打击黑钱上做得未算多,这种态度以往难以想像。就在今年5月,莫迪替Patanjali旗下一个研究中心主持开幕典礼,及后兰德福更特地出面澄清,“莫迪不是Patanjali的品牌代言人,他是整个印度品牌的代言人。”

无论如何,兰德福生得逢时,亦眼光独到地捕捉到印度以致整个世界的潮流;相对地拥抱大国路线的莫迪政府同样乐见于能够代表印度传统文化的“民族品牌”崛起,更让兰德福如鱼得水--而兰德福几年来获得的水,相信足以让他淹没整个印度。

Patanjali产品被指品质参差,但仍无阻其销量更上一层楼。(VCG)

 “业界杀手”品质丑闻缠身 仍然刀枪不入

早前有多份卫生报告均剑指Patanjali,指旗下产品中有掺有牛尿、面条包装内有昆虫及真菌、酥油内搀杂异物等品质问题;而且品牌大部分产品亦未获印度食品安全监控机构FSSAI认证--即使如此健康安全管理专署仍指品牌食品清白,未提出任何控告。

Patanjali惹来是非的绝不止食物品质,2016年9月,Patanjali卷入涉嫌误导消费者及作虚假标记官司,地方法院判处关闭品牌5个生产基地,并罚款110万卢比。今年又再被印度广告监控机构ASCI指控以误导性广告贬低市场上其他对手的的产品。

犹如英雄片中打不死的主角,Patanjali在丑闻缠身下反而越战越勇。由印度权威品牌调查机构TRA释出的2017年度印度品牌信赖报告指,Patanjali在一年间由173位跃升至第15位,更成为首15位中唯一销售快速消耗品的品牌。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者都是国际知名品牌,包括Samsung、Sony、LG、Apple及本田等;Patanjali在攻陷本地市场后,下一步更与总理莫迪的东进政策如出一辙,打算向东边邻国招手,已在尼泊尔设立厂房,计划再向孟加拉、甚至巴基斯坦拓展。

Patanjali前任行政总裁指兰德福要求他“无私奉献”,不收薪水。(VCG)

 你今天“奉献”了吗?

看看Patanjali的财务报表,年营业额高达105亿卢比(约12.83亿港元),绝对是大企业的规模,而2014及2015财政年度的税后利润增长惊人,分别达105%及100%,但毛利率却相当低,Patanjali走的是低成本低售价,以量取胜路线,换来更高市占率。

但云云成本之中,人力成本却是难以压缩,毕竟印度本来的人工已经很低,再低就变成义工了--是的,兰德福真的想员工做义工。前任行政裁帕查(S.K. Patra)接受Livemint访问指,自己在公司内经常要与兰德福为薪金而争吵不休。“Patanjali只给员工付很少钱。兰德福称之为‘seva’(印度传统无私奉献的精神)。例如我负责两个项目,Patanjali Ayurved品牌和Patanjali食品工业园。他们答应我会支付两者的费用,但他(兰德福)又向所有人宣布,‘帕查将会来这里无私服务。他现在有支薪,但很快他就不会拿了⋯⋯’。”

兰德福向旗下员工强调要“无私的奉献”,Patanjali的官方网站上亦写道“以无私奉献,为人类服务。”,他向员工宣扬跨国大企业“殖民入侵”印度的可怕之处,令员工有种自己是对抗外来者的“爱国圣战士”的感觉,而不单单是工厂中的一颗螺丝。加上他瑜伽尊者的身份,要员工为公司“无私奉献”仿佛才是正常。

外界难以想像Patanjali的发展蓝图,兰德福并未恋战于快速消耗品市场,他以毫无预兆之姿向成衣界、餐饮界、保安服务界,甚至电影界发展,无孔不入的仿佛要攻陷整个印度,不让任何外国制品进入印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