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牌潮|九成DQ属细价股 恒大却被放生 李华伦竟撑︰复牌有理
大型内房近来迎来复牌潮,连被停牌多时的“债王”恒大(3333),亦避过“被DQ”命运,成功逃出生天。但另一边厢,一众细价股却“同板不同命”。据《香港01》统计,自港交所修例推出“快速除牌机制”第5年,被除牌(DQ)公司数目急升10倍,创历史新高。而今年被DQ的28间上市公司中,市值在10亿元以下的更占超过九成。
坊间有指,大型企业多成交,对港交所盈利有帮助,故易获“松章”放生。惟累积多年与上市委员会交手经验的“股坛坏孩子”、禹铭投资管理董事总经理李华伦竟大唱反调,力撑恒大复牌实在有理?且由他亲身拆解理据何在。
市值偏小成被DQ公司“特色”
自港交所2018年8月正式修改上市条例,推出“快速除牌机制”,主板公司连续停牌18个月后,以及创业板(GEM)公司连续停牌12个月后,可以被除牌。根据《香港01》统计所得,撇除私有化交易,机制自在2018年正式推出,首年遭取消上市地位公司仅4家,之后数字直线飙上,至去年已达破纪录47家,创历史新高。而截至今年8月为止,被DQ的公司已亦达28间。
以今年28间被DQ的公司为例,难逃除牌厄运的主要特征是市值小。退市前总市值在10亿元以下的有26间,占整体的92.9%;总市值在1亿元以下的,亦有13间,市值最低残的为云顶香港,退市前仅值约1,300万元。而相关公司主要死因,包括未能于限期内刊发公司业绩、业务不足等。
关注组不满港交所“大细超” “13.24”成拦路虎
由审计律师、财务顾问等专业人士义务组成的“投资人权益关注组”发言人,日前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的而且确观察到细价股被DQ数目,远较大型企业多。而近3年,亦有10间细价股公司的管理层,或者上市公司小股东,曾向团队求助。
而求助个案的问题,主要围绕于主板上市规则13.24及GEM上市规则17.26,即“发行人经营的业务(不论由其直接或间接进行),须有足够的业务运作,并且拥有相当价值的资产支持其营运,其证券才得以继续上市。”关注组无奈指,“港交所有啲要求,好似完成财报、做好内部监控等,呢啲系一啲好直接嘅指示,基本做完就可以复牌。”但“业务不足”一项,却考起不少公司。
“呢样嘢真系好主观,一间公司一年有5,000万生意额就达标、一亿资产、定要按一个比例?到目前为止,都无一个清晰界线。以我哋接触嘅公司,间间嘅界线都唔同,好难捉摸。”关注组续指,“唯一归纳到嘅结论系,市值高嘅公司会易啲复牌啰,当然佢哋多资源,可以请到专业人士帮佢哋。但另一边我哋都会谂,系咪因为‘大客’多成交,对盈利有帮助,你(港交所)就易啲‘松章’畀佢复牌呢?”
连核数师都怀疑 李华伦反撑恒大复牌“有理”
且让数据说话。截至上月初,有逾10只内房及相关股份,被交易所归类为长期停牌公司,且会在年底前补救期便会结束,有极大除牌风险。不过,这些“爆煲”板块近期却迎来复牌潮,当中包括“债王”恒大(3333)、恒大汽车(0708)、花样年(1777)、奥园健康(03662),令“松章放生”大型企业这个“好主观”的印象,在坊间再度燃起。
其中“债王”恒大(3333)旗下恒大汽车(0708)两年共蚀840亿元,负资产扩至686亿,现金不足2.2亿元,但在7月底已率先复牌。而恒大的业务本身,就连核数师“上会栢诚”面对其经营状况,有多种不确定性极大地挑战恒大集团,能否持续经营能力,“以至我们无法发表意见”。但最终港交所仍“力排众议”,表示恒大已已履行6项复牌指引,包括认为其有足够的业务运营,同样在被DQ的“死线”前逃出生天。
坊间不少声音抨击,港交所处事有欠公允,偏帮大型企业。经常为上市公司处理“奇难杂刁”的李华伦,却不同意此说法,反撑恒大复牌有理。“依家个问题,唔系港交所偏帮恒大。你谂下,呢间咁轰动嘅公司,市场咁多只眼睇住,佢哋一定系用最高、最严谨嘅标准嚟认真处理,推沙盘演每个情况,绝对可以向外界交代到一啲好完满嘅理由,点解畀佢复牌。”
批港交所态度消极 标准不透明
然则问题何在?李华伦认为有问题核心所在是,港交所对大企业,往往会注入更多精神,采取严谨且认真的态度,去审核其公司业务情况,反之,对细价股态度则相对轻忽。“佢哋对细价股咪就系求其、得过且过,觉得𠮶啲公司可有可无咁。”
他续称,现时“快速除牌机制”其中一个弊病,是标准和决策不透明,然而到现在,港交所依然死不公开量化标准。“我哋见到港交所态度系消极架,好似啲公司想问佢哋,点做先可以符合返足够营运?当然,你无责任救返生佢,但少少指引都无,问咩都唔肯答,每日净系返工同放工,最后连啲客自己都无心机救。”
记者再追问,“真系无‘大细超’?”李华伦眼中精光一闪,回答道:“我唔同意佢哋偏帮大企业,因为𠮶个先系应该要有同埋符合标准嘅处事态度。反而重点应该系,港交所唔应该有biases,要同一个态度同高水平,处理对待每一个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