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中国+1也遭殃 世界贸易呈两极 学者:如囚徒困境
【美国关税 / 特朗普 / US Tariffs / Trump Tariffs】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宣布对全球185个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措施。
在特朗普总统自称的“解放日”(Liberation Day)这天,全球贸易伙伴们可没有感到“解放的喜悦”。他宣布了一项让大家心头一紧的“对等关税”措施,仿佛在全球贸易舞台上投下了一颗震撼弹。这场关税风暴不仅让中美贸易关系再次成为焦点,更让“中国+1”策略相关的第三国也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究竟这场关税战会如何演变?《香港01》深入探讨这场“攻城掠地”的戏码,看看最终鹿死谁手。
特朗普向全球185个经济体开征对等关税,具体关税税率如下:
是次措施中,中国被加征额外34%的关税,累积关税是54%。如果进一步考虑2018至2019的301关税(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大约为12%),则累计对华有效关税幅度可能在66%。301关税不在本次对等关税的豁免名单中,理论上它和对等关税是不重叠的。但如果301被豁免,则对华关税幅度为54%。
另外,转运中国商品的“中国+1”(China plus one)策略相关的第三国也被波及,例如越南被课征46%关税、柬埔寨被课征49%关税。可以说是,特朗普重拳出击中国贸易壁垒,关税战已达至顶峰。
“中国+1”受累 渣打:今年中国出口占GDP贡献将下降
这场“攻城掠地”的戏码,究竟是谁主沉浮?其实自从2018年至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逐步实现了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摩根资本管理早前一份报告指,从2017年到2023年,中国在美国的进口比重下跌了7.7%,而墨西哥、台湾、越南及欧元区的进口比重则有所上升。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在全球所占比重实际上增加了两个百分点,显示中国透过将贸易目的地分散至新兴市场,并利用转口来绕过关税。如今,“中国+1”关联国家也被波及,可以预见中国出口将会受到掣肘。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洁发表报告,认为美国加征关税不仅针对中国,也针对全球,尤其是对“中国+1”国家(例如越南46%、泰国36%、印尼32%)征收更高的关税,不仅可能导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大幅下降,还可能导致中国对美国的间接出口大幅下降。随著净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在2024年升至创纪录的30%,这项贡献在2025年有可能下降。
世界贸易呈两极 最终鹿死谁手?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贸易已形成两极,中国顺差万亿,美国逆差万亿。去年中国的贸易顺差高达7万多亿人民币(折合美元接近1万亿元),创下记录。而美国的贸易逆差也达到约1万亿美元。
中国和美国处于贸易的相反面,无疑反映了中国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但过度依赖出口,也显示进口疲弱、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当外部贸易摩擦增加,贸易发展难具可持续性。同时,也不利于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入。难怪美国财长贝森特称中国以出口抵销国内经济问题。
对于美国而言,极大的贸易逆差已存在多年,本土制造业基础早已被削弱,同时美国消费者也习惯了低物价,最终关税成本或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BBC》分析指,关税越高,企业会趋向寻找方法来抵消这些成本,例如更换供应商、推动商业伙伴分担负担,或提高对美国人的价格。因此可能增加了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也增加了许多公司依赖美国销售的境外经济衰退的风险。
特朗普表示,希望避免关税的公司可以直接在美国开展业务,但这并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法,因为众所周知在美国招聘员工和设立工厂的成本很高。
学者:如囚徒困境 惟对本港出口影响不大
对于是次特朗普征收“对等关税”,澳门科技大学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香港科技大学兼任教授雷鼎鸣认为,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仿佛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不过相信中国很快会作出行动反击,最终鹿死谁手很难预测,但对中国出口及部分制造业肯定会造成影响,但影响也未必太大,始终过去在关税战中,中国出口在全球所占比依然有所上升。
至于对香港影响,雷鼎鸣指,大约2017年开始,统计处不再公布香港本地产品对美国出口的数据,但是近月有官员公开提到,去年本地产品出口到美国只有61亿港元,(不包括转口),占本港GDP比重很低,所以美国关税对港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