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险资再入市托A股 券商股领跑 专家超前教路谋追“政策牛”
新春贺岁,内地官方大派新年“利是”,引千亿险资入A股,再出招撑市。内险股自然弹上,而中资券商股,同样水涨船高。券商股素被视为牛市“春江鸭”,当坊间普遍预计,今年投资仍需在“政策牛市”起舞,则紧追风向标,或就可算无遗策。
而去年底,国泰君安(2611)与海通证券(6837)的史诗级并购,更惹市场对于内地券商,强强联手的期待。专家分析指,尽管此种联合,未必可即刻反映于股价,但伴随政策利好的催化,仍推荐3股,可作为今年即刻“追牛市”的好选择。
牛市先弹券商股 较前浪顶有距离
国新办突派新年惊喜,大力推动中长线资金入市,周内消息公布后,恒指夜期一度弹升超过150点,不过就后市表现而言,涨势似渐乏力。次日恒指高开低走,收跌78点。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日前曾向《香港01》表示,相信2025年可迎来两轮牛市,料仍由政策主导,牛市首选便是交易所及券商股,不仅可反映市况,且相当于已经加了杠杆。果然政策公布后,券商股率先跑出,即便大市转跌,龙头券商股仍齐涨逾半成。
回顾去年9月的狂飙市况,领跑格局类似,大型中资券商中,上轮涨幅最为“落后”的中信证券(6030)、华泰证券(6886)都狂升1.5倍。而申万宏源(0218)更从“毫子股”一雪前耻,从9月23日的救市“预热”,至10月初破顶,股价较低位飙升13倍。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去年大市攀升,伴随成交量连创新高,许多散户冒险入场高追,极有可能高位被“套牢”。因此,每当股价升至成交密集的关键位置,都有可能变成,散户含泪“逃生”的离场窗口,后续升势几何,还需留个问号。
促中长线险资入市 托市期待燃
王道资本及家族资产管理执行董事黄敏硕分析指,今次推出的救市措施,聚焦于长期投资,例如将落实保险长线资金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为1千亿元人币,因此料不会带来频繁交易的机会,未必会直接刺激证券公司的收入增长。
但总体而言,险资大举入市,令A股增加了机构投资者的一股力量,而保险公司的选择,应也会集中于焦点企业,例如重磅指数成分股,相信会形成托市作用,利好市场情绪。换而言之,券商股扬升本质,仍是市场对于A股的炒风再起,产生了期待。
专家示警只宜短炒 首选中信
黄敏硕提醒称,券商股只适合短线炒卖,中长线表现“麻麻地”,只因市场情绪与基本面,都未算扭转。但若想抢先部署,他就推荐中信证券(6030),其也是首间A+H上市的证券公司。
翻查财报,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录得217亿元人币,同比增长10%,黄敏硕认为,其无论走势,亦或基本面,均可算作板块内首选的佼佼者。瑞银昨日(24日)亦予该股“买入评级”,目标价上望30.1元,较本周收市的21.5元,还有超过40%的上涨空间。
此外,黄敏硕另建议,今次政策直接受惠的内险股,其实更为值博,当中就最看好平保(2318)。他解释称,其业务包括保险、银行以及资产管理等,较券商业务更为多元。且平保入市,应多会选择高息资产,只需“揸住等升”,收入增长可期。
券商合并潮料延续 板块有望受惠
除却政策牛市,引发的股价劲升,中资券商另一大备受关注的趋势,则是渐涌现的合并潮。去年底,国泰君安(2611)与海通证券(6837)的合并,被网友戏称为“航空母舰级”,合并后资产规模累加,将直接变身内地券商“一哥”。消息公布后,二者A股齐涨停,H股一度飙升逾倍,板块整体受惠走高。
市场预计,券商合并潮将延续。去年新“国九条”提出,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摩根大通报告指,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类似交易,行业情绪短期内可被提振。
黄敏硕则解释称,合并与股价弹升,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并购后1+1等于2的效应,也未必即刻显现,但确乎有可能令生意增多,例如一间主攻机构投资者,另一间专做散户生意,合并后便是强强联手,且这种“做大做强”已成为新趋势。
国企背景龙头“拗手瓜” 中金中信值博
黄敏硕续提醒,内地券商中有能力开展并购的,应当仍属“大只的、具国企背景的”龙头券商。他举例称,正如近来市场传闻,有中资券商以超低价佣金,竞争宁德时代香港第二上市的业务,他形容称,只只IPO招股书上都能见到的公司,生意定有所保障。
不单IPO生意,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地区并购部联席主管卢穗诚早先亦指出,内地去年并购金额跌至10年低,但今年就可触底反弹,料中国区整体交易量至少增长超过15%。顺理成章,相信会利好投行业务。
此种预期下,黄敏硕则笑称,就看好上述传闻中“拗手瓜”,争取宁德时代生意的两间龙头公司,即中金(3908)与中信建投(6066),料同样可领跑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