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路人马11企争虚币平台牌照 拥3优势料跑出 业界吁开放呢类客

撰文: 郑文玥
出版:更新:

本港虚拟资产平台发牌过渡期落幕已近1月,可惜“雷声大,雨点小”,国际前列平台全不入围,最终只有“2+11”的平台获“亮绿灯”,即2间持VASP牌“正规军”,另有11间新纳“被当作获发牌”,待证监现场审查再决定发牌与否。

候选平台中不乏港交所(0388)高管落场创业,也有平台曾获李泽楷投资,可分为4路“人马”抢攻牌照。事实上,当中可查到实时交投的平台只3间,且交投微弱,难言“有往绩”。有已持牌平台话事人就透露,发牌其实有三大“隐藏要求”。

仅3间可查实时交投  港持牌平台交投相对薄弱

“2+11”的平台获“亮绿灯”,场面尚算热闹,实力又如何?通过主流评级平台CoinMarketCap,可检索到实时数据的,其实只有持牌平台Hashkey,候选平台Bullish与Crypto.com三间。

先看两间已持VASP牌的“正规军”,以撰文时最近24小时数据计,Hashkey Exchange交易量为3.9亿元,提供币种23种,排名第59。同宗同源的Hashkey Global交易量就显著增加,有11.2亿元,排名第27。不过依监管要求,Hashkey Global业务不得在港宣传。

本地持牌平台OSL(0863)执行董事刁家骏表示,目前竞争激烈不便透露实时交投。(资料图片)

另一间持牌的OSL未有披露数据,公司回应指,竞争激烈不便透露交投。且币种受监管限制有限,“但投资者兴趣及交投量最大的,都是头2至3种的币种”。翻查财报,OSL(前称BC科技,0863)已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去年亏损收窄55%至2.6亿元,公司执行董事刁家骏表示,集团资金充裕,亦发新股集资,股东生态圈强大,亏损反映了公司尚在投资阶段,未来考虑部署其他地区的牌照,也有可能收购并购其他地区业务。

相较之下,“死线”前撤回申请的Bybit与OKX两间,其实在榜单上轮流坐阵第3名,上文同时段,Bybit的24小时交易量高达285.7亿元,提供币种643种;而OKX就有117.9亿元,提供328种币种,港持牌机构暂时交投相对薄弱,相当于Bybit的交易量不足2%。

发牌“跑马仔” 业界列跑出要求

另一边厢,再悉数“被当作获发牌”的11间机构,其实“各自背后有神仙”,既有富途等传统金融机构旗下,也不乏港交所前高管落场,更有平台曾获李嘉诚之子李泽楷投资。不过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日前就称,将现场审查候选平台,不符合要求会被纠正,甚至退场,年底前或才有定论,这就意味著11间候选人尚未至庆功时,各路人马仍需苦争。

持牌平台Hashkey首席运营官官翁晓奇透露,证监会今次“放行”,更倾向于在本地有经营基础、有持牌经验、无敏感地区“包袱”的平台,其实传统金融机构也具此特性,可考虑加快审批1、4、9号牌照的升级申请,令传统金融机构入场扩充虚拟资产赛道。

此外他直言,当下需思虑的,并非发多少张牌,而是市场氛围是否火热,足以容纳更多牌照。以港交所﹙0388﹚为例,其由期交所等合并而来,只1家交易所即可完成股市交投,而虚拟资产行业假如维持现状,则即便11家交易所全获牌,“也都会活不下去,都会有意见”,称相信监管机构未来发放正式牌照时,也会考虑其中。

香港数码资产学会创办人区伟志表示,从保障投资者角度出发,从严监管起步可“保护香港的reputation(声誉)”。(资料图片)

专家倡参考投资移民身份标准拓客源

追本溯源,“虚拟”听来即虚无,不乏有质疑,引入虚拟资产平台,只是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一张“科技赌台”?且一众大平台集体“压线”撤回申请,广为传闻是监管机构禁止公司收内地客,类比之下,港股作为成熟市场,尚需北水与外资加持,还一度疲弱,本地资金到底可支撑虚拟资产行业走多远?

香港数码资产学会创办人区伟志表示,虚拟资产可开发的产品空间其实巨大,未必只局限于比特币,以及大型币种的ETF。而交易群体的局限,可参照新投资移民计划的身份要求,即考虑开拓,虽是中国籍,但已取得外国永久性居民身分的人士的市场。

不过他强调,虚拟资产的监管在全球都处起步阶段,所有地区的监管机构都在“摸索”,哪一种程度开放最合理,当下难有定论。如Web3.0在中东发展限制较少,但中东难称为金融中心,而本港既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监管也应对标纽约及伦敦等地,从保障投资者角度出发,从严起步方可维护身价,“保护香港的reputation(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