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料会员大盘点! 十大富豪6个晋身香港会 身家远超港财政储备

撰文: 刘凯欣
出版:更新:

“香港会”(The Hong Kong Club)成立于1846年,是香港第一个商人会所,至今已营运近180年,比香港赛马会历史更悠久,这亦是一众社会贤达社交聚会的地方。初期的“香港会”,其实只准白人内进,华人及女士通通被拒诸门外,足足超过一世纪,这条不平等的会规才正式被打破。

但不变的是,时至今日,“香港会”仍只限一线政商名流入会, 1500名会员汇聚香港最顶尖的0.02%大人物。福布斯十大香港富豪榜中,更有六大家族为其会员,包括长和(0001)李氏、新地(0016)主席郭炳联、新世界(0017)主席郑家纯、九仓( 0004)前主席吴光正、银河娱乐(0027)主席吕志和,以及李锦记集团家族成员等人,阵容绝对是星光熠熠,寥寥数人的身家,已随手近9,000亿元,远超港府近7,000亿元财政储备。

“香港会”创会初期 谢绝华人内进

“香港会”在英殖时期,是专供本港社会顶尖上流政、军、商界精英定期相约进餐,或商人联谊互通消息的地方。当年港英政府以年租324元,批出中环皇后像广场旁、昃臣道的一幅土地予香港会,租期999年。当中,会员全部认为英国白人男士至上,华人、女士、有色人种,甚至连“出身欠佳”的英国人,通通免问。一直要到1970年代,“香港会”才开放予非白人入会。

第一代“香港会”只允许白人内进,华人及女士通通被拒诸门外。(网上图片)

创立近180年 经历三次改建

初期,“香港会”设于中环云咸街及皇后大道交界,但很快便不敷应用,需要另觅新址建馆。时至1890年,中区填海工程预留一块皇后像广场旁的临海地段,予“香港会”兴建新会馆。并在1897年正式启用。该会馆采取维多利亚文艺复兴混合意大利式建筑,楼高4层,设有图书馆、酒窖、会客室、宴会大厅、保龄球场、桌球室等豪华设施。

不过,经近百年日子洗礼,会馆老化,保养成本高昂,在1981年“香港会”终于在多数会员赞成下拆卸,“香港会”其后与一个私人发展商达成协议,由后者出资重建原会所为楼高21层的新大厦,以换取出租大部分楼层的租金收入,直至2009年为止。而在达成协议的4年后,则建成今日所见这座位于中环昃臣道的香港会所大厦。但“香港会”租金收入是否需要缴税,发展局曾就事件回应指,基于《税务条例》(第112章)的公事保密条款,故未能透露个别个案资料。

第二代“香港会”采取维多利亚文艺复兴混合意大利式建筑,楼高四层。(网上图片)

“香港会”会员身价非同凡响

能够挤身“香港会”成为其中一员,身价自然非同凡响。细看最新一份会员名单,一众耳熟能详的传统富豪,均榜上有名。福布斯十大香港富豪榜中,更有六大家族为其会员,例如长和创办人李嘉诚幼子兼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新地主席郭炳联、新世界主席郑家纯及其子郑志刚、九仓前主席吴光正、银河娱乐主席吕志和及李锦记集团家族成员。单单粗略计算众人身家,“闲闲地”已约达8,830亿元。

另外,东亚(0023)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桥及李民斌、信和(0083)副主席黄永光、恒隆(0010)董事长陈启宗及其子陈文博、希慎兴业(0014)主席利蕴莲、永安(0289)主席郭志梁、西九董事局主席唐英年、“钢铁大王”孙儿庞建贻、富商霍震霆、许晋亨及田北俊等老牌家族成员,亦为会员之一。

五任特首皆获邀入会 董建华时间最早

当中,名单亦发现,本港历年五任行政长官,包括董建华、曾荫权、梁振英、林郑月娥及李家超皆在其列。当中董建华在1979年已经入会,为众人中最早一个;其次则为梁振英,在1993年入会;曾荫权则于回归前一年的1996年入会。至于林郑月娥则较后期,到2015年官拜至政务司,才成功加入“香港会”,而李家超更在当选行政长官同年,即2022年才正式成为其中一员。

除了特首及大孖沙,一些港人熟悉的政商财金圈名人,同在名单之上。例如前财爷梁锦松及曾俊华、前港交所(0388)主席史美伦及行政总裁李小加、汇丰银行主席王冬胜、前TVB( 0511)行政主席梁乃鹏、富卫集团主席马时亨、前律政司司长黄仁龙及郑若骅、安乐工程创办人潘乐陶、大酒店(0045)行政总裁郭敬文、前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长和董事总经理“打工皇帝”霍建宁、长和执董施熙德、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等都是会员。

会员多为外籍或香港名人 内地人仅占极少数

据了解,“香港会”入会资格相当“招积”,只能经由原本旧有会员内部推荐,并仅限受邀人士入会,入会前亦要经过委员层层面试,最终靠投票表决通过,故此能成为其中一员,不但要有钱,而且更要有深厚人脉。

不过,据观察,“香港会”以英文拼音列出的会员名单,绝大部分为外籍名人或香港人惯用串法或拼音,意即多为外国人或港人。至于采用普通话拼音的会员仍寥寥可数,被称为“中国巴菲特”的中国投资公司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是成功打入“香港会”的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