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中大申8亿扩建校园 中大副校:2顶尖教授因实验室不足拒受聘
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在立法会一个委员会交代港大及重大的校园发展工程计划,期望本年内展开工程,估计开支合共逾8亿元。中大常务副校长陈金梁指,中大因实验室空间不足,曾遭到顶尖教授拒绝受聘,希望能建设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会上有多名议员支持计划,亦有人期望在政府库房艰难时期,大学分担一半的工程费用。
港大重新规划梁球琚楼 中大建10层高的科研大楼
港大计划将位于本部校园的梁球琚楼重新规划为研发中心,将会提供先进的科研室、办公室和课室,估计开支2.09亿元;中大计划兴建一座10层高的科研大楼,提供实验室和科研等设施,预料需要6.46亿元,希望得到议员支持,再提交予工务小组审议及向财委会申请拨款。
中大常务副校长陈金梁:2顶尖教授转到新加坡任职
中大常务副校长陈金梁又透露,有两位顶尖教授招聘到也因为由于实验室空间不足,所以拒绝了校方邀请,选择到新加坡。他续指,中大一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下建设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会上有多名发言议员表示支持两间大学的发展工程,亦有议员期望大学自己承担更多成本。教育界朱国强表示,投资教育会有回本,并非只是开支;选委界郭玲丽关注,如果工程超支,要否再到立法会申请拨款。施俊辉表示,实际回标价格要去到工务小组才知道,一旦超支,会再与两间大学商讨如何处理。
库房“缺水” 管浩鸣倡政府、大学各负担一半费用
选委会界别管浩鸣表示,目前政府库房处于艰难时间,能否各出一半费用应付工程支出,“我们目前荷包比较干,两间大学筹款能力应该不俗,又是香港最著名大学,是否可以请她们考虑在艰难时候一同共渡艰难?”
施俊辉回应指,大学有一定的筹款能力,但期望议员明白捐款人有其特定用途,今次两间大学的工程是要提升科研设施,政府有需要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港大首副王于渐:有必要时会填补余额
港大首席副校长王于渐则称,建立新校园也需要透过银行贷款,贷款额80亿元,“所以大学也不是没努力,一方面筹款,一方面透过融资方法解决问题。”他又指,即使拨款足够将梁球琚楼提升为研发中心,港大有必要时会填补余额。
陈金梁则表示,中大的情况与港大相似,一般捐款者都有其支持项目,大部份以奖学金或支援贫苦学生为主,如仍有多余的筹款金额,中大会用于改善基建,目前投入最多是改善学生的全人教育,包括加强国家观念等。
港大经管学院搬去蒲飞路校园 腾空梁𨱇琚楼
于1988年落成的梁𨱇琚楼位于港大本部校园的中央地带,目前主要由港大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经管学院)使用 。港大自资兴建的蒲飞路校园项目预计于2025年完成,届时经管学院便会迁往新校园 。该发展项目将会令梁𨱇琚楼腾出可用空间,港大因此建议把梁𨱇琚楼转型为研发中心 ,以改善用作研究的实验室空间不足的情况。
另外, 中大拟议兴建一座新工程学大楼,提供的空间超过85%会用作研究实验室及实验室写作空间,可容纳约1,000 名中大教职员、研究人员和研究生。拟建的新科研大楼将支援资讯及通讯科技领域的多个人工智能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