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y Lau:设计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
Percy Lau设计的眼镜破格创新,她说《Matrix》这部电影让她愿意时刻怀疑这个世界的一切。“眼镜本身是一种带有功能性的配饰,我希望戴上PERCY LAU的朋友,都能够开始想像,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
撰文:Kathy Ko
“设计是发现的过程。设计亦是我的饭碗。”人们常常以“破格”去形容这位新晋设计师,事实上,Percy的眼镜作品经常受到国内外名人青睐,连Lady Gaga都是她的粉丝,戴著她设计的眼镜在闹市中穿梭。对Percy来说,眼镜既是时尚配饰亦是艺术体现。“如果要用三个词语去描述PERCY LAU,‘Recreation’是创作理念、‘Nature’是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人体、科学与时空、‘Fun’是品牌希望带来的生活态度。”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毕业的她,自大学时期的创作至今,作品个人风格浓厚,绝不满足于平凡的设计,每次推出新系列,都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设计是一种发现的过程,这和做科学实验是一样的。
求学期间,Percy学的是珠宝设计,但由于她非常喜爱研究人体和外界之间的关系,她选择了以“眼睛”作为毕业设计《Seeing is Believing》系列的主题,透过透明树脂等物料制作的眼镜作品,探讨人们所见的是否就等如真实的存在,这个系列更获得了International Talent Support(ITS)配饰组YKK大奖,“当时的导师和资深媒体人觉得如果我选择眼镜设计作为未来发展的路向,将会给行业带来新气息。”这亦解释了为何Percy会在众多配饰设计中,选择了眼镜作为主要设计类型。
Percy的科学头脑在《Seeing is Believing》开始表现出来。设计作品时,她运用了物理的折射原理计算,然后对材料的应用也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我喜欢发现生活中物品本身的结构、性质,然后发现当中被人忽略的元素,再进行解构重组。我一直认为设计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这个和做科学实验的原理是一样的。”这样看来,Percy似乎是一个理智的“数理人”?是,郤又不止是。
Percy早在大学时期的《disORGANised》系列,便展现出她天马行空、破格的想法与创作力。“《disORGANised》是我在2011年Year 1闲暇时创作出来的,当时我喜欢用泥去做很多脸部器官,有一日忽然在想,为甚么是耳朵戴耳环而不可以是耳环戴耳朵呢?于是我就创造了第一个耳朵耳钉。”一个小耳朵配戴在一个大耳朵上,她之后再顺势以器官做了不同的首饰。创作灵感对Percy来说无处不在,“电影、杂志、游戏、动漫,甚至平日去逛街都会有灵感。”
每当看到创作力丰富的设计师,我便会怀疑他看到的世界跟我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Percy却解释说,从物理角度来讲,她的世界跟大家的世界并没任何不同:“我很喜欢《Matrix》这部电影,它让我愿意时刻怀疑这个世界的一切。眼镜本身是一种带有功能性的配饰,我希望戴上PERCY LAU的朋友,都能够开始想像,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
Percy的每个新系列,除了作品本身强烈的形象,亦拥有非常鲜明的主题信息,就像SS2017的《Dada Child》系列,以两个词语“dada”、“hallucination”完美概括,Percy表示,这两个词的中心思想,是想表达反叛而单纯的小孩,“这个系列的灵感是来自Dadaism这个艺术运动。还有在Youtube上看到王菲1994年的演唱会,很喜欢当时的造型和歌曲。”
Dadaism(达达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艺术流派,当时一班诗人和画家因为不满大战期间的杀戮,心生悲观的想法,因此共同创造出一种富有反抗意味的艺术运动,就是Dada。或许就如Percy想表达的“反叛而单纯的小孩”般,婴儿/小孩对周边世界的反抗只是纯生理的反应,却是最真实的,值得我们深思。戴上PERCY LAU的《Dada Child》眼镜,世界有否变得不一样?
太阳底下有新事是Percy品牌的核心想法。自言不喜欢计划、只会一直“keep going”的她,一直在尝试新事物,譬如说电影。又譬如说与不同设计师的合作。早前的《Xander Zhou x Percy Lau 2017》联乘系列备受瞩目,她表示跟Xander Zhou可谓一拍即合,“2014年PERCY LAU第一个系列发布后,我在一个派对上遇到Xander,他跟我说之前在网上就看过我的作品,我们的创作理念非常合拍,便从2015年合作至今。”从不设限的Percy,觉得未来一切仍是未知之数,谈到FW2017系列,她直言,“最近失恋,一直在听范晓萱的《数字恋爱》、《好想谈恋爱》来chill up自己。可能会从90年代的街头风格做资料搜集。”
Percy Lau www.en-percy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