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ART 光影艺术祭】David Hockney与时装:谁在影响谁?

撰文: 添子
出版:更新:

David Hockney是一个很有趣的艺术家——以画家来形容他确实不太准确。他形容自己钟情于“制作图像(making pictures)”,不拘媒介,不仅影响现代人看艺术的眼光,也慢慢破开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围栏。Art与Wearable Art,能否断定谁在影响谁呢?

艺术家David Hockney与其著名作品《American Collectors》。(视觉中国)

须知道David Hockney是20世纪最影响深远的现代画家之一,从60年代的“普普艺术(Pop Art)”运动中广为人知,时至今日依然乐此不疲地创作。世人大多从他著名的《A Bigger Splash》或《Portrait of an Artist (pool with two figures)》知道他的名字,亦因为这两幅作品而奠定他的大师地位;惟这位英国约克郡(Yorkshire)远赴加州洛杉矶(Los Angeles, California)的艺术家,笔触画遍万事万物,灵感自然不会限于家中后院那个水花四溅的泳池。

《David Hockney带你油泳池》(David Hockneyat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讲的这个艺术家,并不只会画泳池呢。

(右)香港独立品牌Matter Matters也曾经以David Hockney的名画作为设计灵感;左图为《A Bigger Splash》。(Tate Britain; Matter Matters)
(左)Thom Browne的2017年春夏系列亦与(右)David Hockney的《Peter Getting out of Nick's Pool》。(Vogue Runway; Tate Britain)

这套纪录片的焦点并非David Hockney的1960年代中充满阳光和水花的pop art时期,反而聚焦在他较为近代的作品。电影集中于他近年举办的两个大型个人展览(2012年的《A Bigger Picture》及2016年的《82 Portraits and One Still Life》),让Mr. Hockney分别谈论自己的地貌和人像作品。他笑言:“我逼迫别人看我看到的。”谁知道其他设计师透过他的眼睛和画作看世界,也衍生出别样意趣。

我逼迫别人看我看到的。
David Hockney
David Hockney于2012年举办的个人展览《A Bigger Picture》中,焦点作品为这幅《Winter Timber》。(电影剧照)
JW Anderson 2017年秋冬季男装系列。(Vogue Runway)

2017年秋冬季男装时装骚,JW Anderson以David Hockney的地貌画作为其中一环灵感,设计了不同的数码印花图案,渐变的色调、明显的笔触、隐约的地貌成为点缀他男装系列的神来之笔。Anderson解释:“我希望营造一种熟悉的感觉……一种英国的缩影和母亲的氛围(British epitome and motherly vibe)。”

Burberry2014年春夏男装系列。(Vogue Runway)

一直对David Hockney情有独钟的Christopher Bailey亦曾经以这位画家作设计灵感,在2014年的Burberry春夏男装系列上,以简约的剪裁和亮眼的颜色贯穿设计,不仅萃取其画作,更隐隐参考了Hockney年轻时的造型。可能Bailey同样来自约克郡,他对这位艺术家的创作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和好感。

从David Hockney的地貌作品延伸至英式男装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他笔下的约克郡正是游子返乡后的作品。一幅幅乡郊、田野、森林、小道,看着以为是梵高的印象派油画,却没有令人难以自拔沉郁。除了用油彩作画,David Hockney近年起用iPad取代画布,电子线条在他手下更显人性。而他眼中的英国风景,还是美好缤纷,且值得怀念的。

谈及这些风景和地貌作品时,David Hockney留下一个颇有趣的评语:“作画其实是修编(editing)画面的步骤,在野外有太多视觉上的扰乱。”设计师借他画作融入衣饰造型时,不也是另类的修编剪辑?

作画其实是修编(editing)画面的步骤。
David Hockney
于2016年举办的《82 Portraits and One Still Life》展览。(网上图片)

影响是双向的,不仅他的作品能影响时装,时装也能影响他的作品。

从他的人像作品看来,David Hockney是懂时装的人。在《82 Portraits and One Still Life》展览中,每一幅作品(包括那幅水果)都是全身照(full length)。他在画这系列时曾多次调整构图,唯独坚持被画者必须从头到脚都在画框范围以内。他说:“不论他们穿什么,我都会把它画出来。”相比以往像《My Parents》、《Portrait of an Artist (Pool with Two Figures)》、《American Collectors》等著名人像画,这个系列中的主角感觉与现实生活更靠近,不仅因为他们的表情、神态更鲜明,更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服饰细节,赋予这82个人跃现纸上的立体感。

尤其喜欢David Hockney为Rita Pynoos画的肖像。(网上图片)

访问期间,他更打趣道:“如果在1960年代开始这个系列,大部分男士大概会穿传统西装吧。现在看来,男士们大多都不太注重造型,反而女士都会悉心打扮呢。”想来David Hockney亦喜欢观察被画者的服装,因为这些细节能够表达这些人的性格,也赋予每一幅画作独特的趣味。谈到服装如何影响画作,David Hockney兴奋地形容自己在画Rita Pynoos那条华美的色丁裙子的过程:“那些皱褶必须一次过画完,否则她稍稍一动,整条裙子又变了形状,让我不得不专注无比。”大概时装在他眼中,也能为他增添作画的挑战性吧。

MOViE MOViE LIFE IS ART 光影艺术祭售票详情:www.cinema.com.hk/tc/movie/special/13

不论他们穿什么,我都会把它画出来。
David Hock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