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学101:名不能乱写,logo不能乱放

撰文: 一物特约
出版:更新:

只要你的名字比较难写、难串、难拼,便总会不时被写错、串错、读错。这并不只限于人名,也常见于品牌名字。

Text: 梁懿

从Bella Hadid当女主角的香水广告,可见BVLGARI商标。(Bulgari)

BVLGARI还是Bulgari?

最初认识各大时尙名牌之时,正值我知少少扮代表的无知阶段。

曾看过高级珠宝品牌的广告标示著BVLGARI,于是我一直认为品牌名字是BVLGARI。至某次翻阅某大本地月刊,惊见内文写著“Bulgari”,懒醒的我还跟人说:“有无搞错,咁大本书都串错品牌名!”后来才知搞错的人,是我。

品牌名字源自希腊创办人Σωτήρ Βούλγαρη(希腊语)/ Sotir Bulgari(意大利语),品牌商标通常以古典拉丁字母拼写成BVLGARI(因为古罗马字没有字母“U”)。简单来说,商标虽是BVLGARI,但也可写成Bulgari。

不少品牌都有自己的一套brand guideline。(网上图片)

大草Vs小草?e还是é?

说起品牌名字与商标,有时的确容易产生混淆。例如Chanel和Givenchy等的商标均用全大草英文字母,Miu Miu的商标则用全小草,有些人习惯于内文照跟,写作“CHANEL”、“GIVENCHY”、“miu miu”,一篇文章之中混杂大小草不同名字,看得人很不舒服(还是我职业病兼强迫症发作?)。好些品牌名字,如Hermès、Chloé、Céline上的变音符号(diacritic),大家也是时加时不加,十分随意。

其实许多品牌都有brand guideline,把名字和商标的用法一一罗列,不是你喜欢大草就大草、顺手才加上那一丿。以大家熟悉的Facebook为例,许多人会因为其logo用了小草“f”而写作“facebook”,但官网有明确指引:用于内文时必须写作“Facebook”。又例如,一物的英文名“object a”,源自精神分析学中的用语“objet petit a”,所以“a”字写作小草,但我也看过许多人写成“Object A”、“OBJECTA”⋯⋯

连“赞好”的thumb icon,Facebook都有提供比例和角度指引。(Facebook)

品牌形象无小事

你或会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谁介意?

行销大师Al Ries曾指:“经营品牌最重要的决策,就是为你的产品或服务命名。”品牌名字和商标塑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第一印象,是品牌建立身份、用于识别的重要一环,无论对国际名牌、知名网站还是本土小店来说,都绝非小事。因此许多品牌才会对外或对内都提供清晰指引,避免大家乱用乱写,使苦心经营的形象荡然无存。

当然,大家有否听入耳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仔细比较,大部分人都难以找出两个logo的分别,但Google当年微调设计,把“g”右移一点,把“l”字往右下移一点,每个pixel的间距都十分讲究。(Google)
Demna Gvasalia主理的Balenciaga去年公布品牌全新logo,字形比之前略为高瘦,但惹来不少粉丝认为改动多余。(IG @Balenciaga)
Raf Simons掌舵的Calvin Klein去年也换了logo,由大小草改为全大草,外界反应正面。(网上图片)

梁懿,误打误撞成为时装编辑,并非欠缺投入热情,只是更爱冷眼旁观。

更多行内行外话题,尽在【Just An Outsider】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