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店主购物得意但不忘形
踏入浓厚节日氛围的十二月,消费欲飙升是自然不过的事,加上业界巧立名目,光棍节、双十二、Black Friday、Cyber Monday,就是看准心理上消费心态作祟,让人买得血脉沸腾。《一物》本月主题是“谨慎消费”,是次访问环保时装店店主,自己又有否身体力行,购物不忘形,保持谨慎态度呢?
网上女装转售平台HULA创办人Sarah Fung
从前我居住英国时,大部分时间穿古著,在Central St. Martins读书期间,较多空余时间把自己的旧衣“升级再造”,重新剪裁或缀上配饰,又变成可衬出新造型的“新衣”。后来加入连卡佛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改变我的购物习惯,要穿上公司品牌服饰,而且香港较难买入心水二手衫。前年离开了旧公司,有感时装行业对“剩衣”无从入手,这些浪费令我失望极了,驱使我开设女装转售网店HULA,现在我衣柜大部分物品都来自HULA!现时多了以绿色时装为理念的商店,我私心推荐来自洛杉矶的Reformation,她重视时装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整条供应链都是以可持续的方式运行,当然店里衣服也很型格。最近亦有留意BYT、Basics for Basics、RUMI X和A.C.F Clothing,满心期待这些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盼望不久的将来,大家“买衣服”时会有“吃东西”的概念,不单考虑“这好味道/好看吗?”,而想深一层“这是对我的身体/地球有益吗?”
共享衣橱Wardrobista创办人Joey Li
购物是大部分女生的治愈疗法,所谓“开心买衫,唔开心也是买衫”,老实说,我也不例外,我很享受购物乐,但也买得谨慎!考虑点是从爱美与损耗环境之间取得平衡,故我会入手长青不过时的简约设计,自己再不用担心为追赶潮流而把其丢弃(还可以寄放到Wardrobista)。不是说笑,我衣柜里部分T恤和恤衫,一穿就十年了,看起来依然毫不老套,所以愈简单就愈长寿。听过太多身边人浪费的例子,尤其是为应付场合,其后被打入冷宫的正式服装。想起我们曾扼杀衣服的生命,就想到跟大家共享衣橱,充分活用衣服的价値。数到最喜爱的绿色品牌,有Reformation和Stella McCartney,前者真心实践到她所标榜“可持续发展”和“良心企业”的理念,后者贯彻始终“零残忍”用全素物料,更聪明地善用素材,比如再生羊绒代替原生。
新世代懂得享受生活,每天在社交平台展示造型,是时候想想扮靓的同时,怎样减低对环境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