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芷筠:爱时装,也爱简约空间

撰文: 一物特约
出版:更新:

刘芷筠,修读空间设计但转职为摄影师,现在香港开设计The Light Particles工作室,拍摄时装、艺术及商业作品。她喜欢时装也喜欢收集复古饰物,与其他fashionista不同的是她坚持简约主义的生活法则,不过度消费,也喜爱收拾家居,有洁癖,即便生下女儿仍保持简单生活。

上衣:Uniqlo;长裤:Monki;古着工作服外套:从一间京都家私店搜寻回来。 芷筠喜欢把vintage和流行服饰mix & match,碰撞出不同的风格。(摄影:黄宝莹)

撰文:Kay Wong编辑:Ammis Chan

芷筠是我到伦敦留学时,在宿舍认识的好朋友,第一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她拥有一个拨快了个多小时的巨大时钟,以及整间房间充斥着清洁剂的味道。这位极度喜爱整洁的女孩,除了很独特的音乐、电影品味,也有一种我会称为“geeky cool”的衣着方式。今天来跟大家分享这位由空间设计转型为摄影师的“反时装达人”——刘芷筠的衣橱之道。

观其物,知其人。光看芷筠的摄影工作室The Light Particles一隅已感到和其他凌乱的工作室不同,非常整洁明亮。(摄影:黄宝莹)

K:Kay WongT:刘芷筠

K:你是何时、为何爱上时装的?

T:我从小便对1990年代很迷恋,有电影,音乐到模特儿等……如活地阿伦的《Annie Hall》 (编按:1977年上映,1994年推出VHS版本)里的中性打扮、Kate Moss拍摄CK One香水广告的全黑形象,还有1960年代的法国电影《Bande à Part》都一直影响着我对时装的看法。

The Light Particles的另一角落,同样“企理”。芷均说家中衣物也会分颜色叠放,匆忙出门时也能确保快速找到相配搭的服装(摄影:黄宝莹)

K:据知你是个一个极爱整洁的人,一看你的工作室就能感受到。你有没有什么整理或执拾衣橱的小贴士跟我们分享?

T:嗯,我从十岁开始便很热衷帮家人执拾,尤其因为香港空间狭小。我人大了愈来愈受不同简约主义的人影响,如《我决定简单的生活》作者佐佐木典士、沼田直树、《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令人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美国零废达人Bea Johnson。

如山下英子所说,整理衣柜一大重点是千万不要增加收纳空间或容器, 这样只是在欺骗自己可以多买东西。用已有的收纳空间规限自己,容器满了就需要筛选及清理。

我曾经历过回港后工作很繁忙的日子,完全没时间执拾,家𥚃乱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经历了两个断舍离的阶段,全方位大整理了两次,再加上严谨的纪律,才可到今天还可以维持一个比较简约的状态和空间。

百褶连身裙:美芝;羽织外套。经历过买错衫的阶段,芷筠就会警诫自己下次不能再犯同样错误,而且一定要试身后才会购买。(摄影:黄宝莹)
芷筠说羽织外套只是数百元,但质量很好,刺绣部分亦很有格调。(摄影:黄宝莹)

K:你喜欢简约的空间,又爱时装,会不会很矛盾?

T:我以前都会因为一时冲动、价钱便宜而没有试清楚,以为适合自己,结果买错衫。最后,我发现最重要的是认清适合自己及真正喜欢的风格。我就将自己喜欢的风格称之为:“英式校园风X阿婆衫”,一般会混合了古着及不同的快速时装品牌。

衬衣裙配白球鞋,再加上复古首饰便是她的“英式校园风X阿婆衫”style。(摄影:黄宝莹)

K:你有缪思女神吗?

T:也有好几个……如Alexa Chung、Yasmine Sewell、菊池亚希子,特别喜欢她们既女性化又中性的打扮方式!

K:时尚对你来说是什么?

T:是一种表现个性的外在表达方式,注重外表不一定是坏事,这应该算是注重生活上的细节吧!

芷筠身上的小饰物主要从英国及日本的市集搜罗回来,她尤其钟爱英式陶瓷项链,也曾在香港vintage小店InBetween寻到心头好。(摄影:黄宝莹)

K:有没有什么小贴士可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可以减少消费?

T:我也有想过要戒掉买快速时装,但暂时仍未做得到。但我会多整理衣柜看看自己有多少衣服,看到拥有很多,还有不少不穿的衣物时,自然减少购买的意欲。我还不时重温一些血汗工厂的影片,警惕自己;重温一些简约主义的影片,提醒自己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分清楚自己“想要”及“需要”的分别。这样做即时会消除想买东西的欲望。

我也很喜欢看英国主持人Kate Arnell的YouTube频道Eco Boost,看她介绍一些绿色生活的小贴士,如何可以买一些不那么破坏大自然的品牌。

芷筠收藏的复古饰品与一些生活、摄影书为创作缪思,包括Alexa Chung的《IT》、写真《Kanoco》与《菊池亚希子个性时尚风格读本 VOL.10:HOME特集》(左上至右)。(摄影:黄宝莹)

反时装达人】一连串“反时装达人”分享他们穿衣、购物的习惯和态度,还有他们对美、潮流和时尚独特的看法。希望引发大家对时装的反思,美和时尚不一定等于消费,不停追所谓的潮流。让我们重新为时尚定义,探索、寻找时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