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h.er:实现可持续时装理念
许多人偶尔想远离尘嚣,都会选择去离岛的地方逛逛。在大澳的这家小店Earth.er由Benny主理,售卖不同种类的时装单品,它们都是利用环保物料所制成。Benny修读艺术后来进修时装设计,对于时装行业破坏环境的风气实在看不过眼,走到自己的家乡开了这家以Eco fashion为题的店舖。和Benny聊天之际感受到他对环保议题的关注,今回让我们一起探讨Earth.er和环保的关系。
O - object a
B - Benny
O:当初怎么会决定开一间以环保为主题的店舖?
B:当时我没有看见任何一个时装设计师会为环境议题发声,作为一个时装设计师在创作的同时不能只关心作品的成败,时装设计师有责任在制作的过程上把对环境的伤害减到最低。当初读graphic design的时候想过会否在香港的教育上已经出现问题呢?后来再读时装设计更觉得应该为环境议题发声,因此就走回自己的家乡开了这一间以环保为主题的店舖。
O:品牌的理念是什么?
B:设计Earth.er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没有想过是一个品牌,我希望Earth.er是一个身份每一个人都可以是Earth.er,大家都会愿意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尽一份责任。在这里我们希望透过买卖来宣扬一个世界公民的意识,包括环境议题、社会议题和政治议题,时装是一个切入点,希望来到这里的客人都能体现世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O:店舖哪种货品会利用环保物料所制成?
B:店内绝大部分的货品都是利用环保物料所制成,你可以看到我们绝少会用魔术贴这类物料,因为它是塑胶制的副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会尽量减少布碎,即使有布碎都会应用在其他货品中,衣服的颜色会使用植物染料,大部分都是有机棉制成。鞋的表面会使用麻布,因为麻是一种十分环保的物料。不能用环保物料代替的例如鞋底必需用塑胶或橡胶的话,我们会回收废弃的车軚循环再造。
O:知道你有意在贫穷地区建立创意学院及手工艺工埸,当初为何有这个意念?现在进行得怎样?
B:老实说距离完成的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但这一直是我的理想,我相信创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有时候需要运用创意来解决问题,贫穷地区不但缺乏资源也缺乏一个渠道去学习如何发挥创意,教育当地的小朋友他们的创意是有价值可言的。
O:你认为香港人对于green fashion或者环保的意识程度高吗?
B:我不会特别标签香港人的环保意识程度,其实整个地球上的人的环保意识程度普遍都低。有很多人会认为西方地区的环保意识程度会较高,其实也并非如此,你会发现大部分会破坏环境的工业都是来自西方,fast fashion到快餐文化都是来自西方。资本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不环保的系统,现在多了很多人会关注环境议题,但都属小众,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O:你最看不过眼的环境议题是什么?
B:其实所有环境议题都看不过眼,但最严重的是设计师不理会环境议题。作为一个设计师,在我的设计教育里被灌输的知识就是设计是很有力量的,艺术应该要向社会提问,设计师就是负责去解决问题,当今社会最逼在眼前的就是环境议题,但没有看见设计师为环境做过什么,他们的问题就是出钱的金主需要我解决什么我就解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