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for Pleats:褶皱的无限可能
打开衣柜,看到一条百褶裙;写稿时,看到一物编辑也穿了百褶裙。作为时尚长青树,褶皱(Pleats)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
撰文:Nikki Tsang
根据词典,“褶皱”的“褶”指衣服折叠而形成的印痕,“皱”指物体上的褶痕。褶皱最早在哪里出现?这问题跟人类文明最早在哪里出现是同一个答案。
古代三件套
在人类文明发源地古埃及,当地人已将亚麻布沾上蛋浆、浆糊,往不同方向压,再放在太阳下晒干,形成美丽的褶裥。地中海北边的古希腊人则把布缠绕、披挂身上,最后用别针和束带固定,布料因束缚而收缩垂坠,形成宽窄不一的褶纹。古罗马人继承了邻居的文明,改良他们的服饰文化,总体而言两者十分相似。
古代三件套的褶皱原理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贵!人手制作,产量少,只有少数特权人士如王族、贵族、宗教人员才负担得起。
皱领,华丽而尊贵
在16世纪末的英国,褶皱“折”到人们的颈上。王室贵族们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尊贵更庄严,于颈项围上一个褶皱领圈,伴以珍珠、喱士和宝石等奢侈物料装饰,称之为皱领(Ruff)。硬挺的布料让佩戴者保持姿势挺直,奢华的材料和高昂的成本也让皱领成为财富地位的象征。
Mariano Fortuny定义现代褶皱
现代褶裥跟上述的制法完全不同,今日我们熟悉的褶皱由西班牙艺术家Mariano Fortuny于20世纪初发明,他更于1909年申请了专利。Fortuny受到希腊文化启发,用丝绸做出传世褶皱名作Delphos Dress。此裙褶皱细密,面料光泽华美,富弹性,旨在表现女性身体的自然曲线。为了不破坏裙子曲线,裙底不能穿内衣,这与当时女性反抗胸衣、追求自由的精神不谋而合,风靡整个1930年代。
Fortuny之后,褶皱断断续续登上时尚舞台,偶尔更成为大荧幕的经典主角,如玛莉莲梦露在《七年之痒》便穿上褶皱连身白裙。
但几十年来再未有大师将褶皱推上巅峰,究其原因是有褶皱的衣服都不能水洗,一旦洗了,褶皱就会散掉,直到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的出现。
三宅一生,Pleats Please!
三宅一生将Pleats玩到极致,在时尚史洒下浓墨重彩。关于他要说的太多,一切起源于1970年代的“A Piece of Cloth”,他尝试用一块布做一件衣服,用日本传统平面剪裁挑战西方立体剪裁。
这概念后来演变成1990年代的A-POC(A Piece of Cloth)系列,特别之处在于使用电脑在布料上织出衣服的形状和图案,成品有虚线,沿虚线剪下就成一件衣服,不费一针一线。1999年,三宅一生带著A-POC系列和一串“连体”模特儿走上天桥,震撼整个时装界。
A-POC只是三宅一生对衣服和身体的思考和体现之一,他坚持穿衣服的人比衣服重要,身体应该和衣服自由相处,他曾说:“大部分人需要的并不是那些总需要小心伺候的衣服,而是随时可穿、能带著旅行的服饰。”
对于自由的追求,让他在1980年代后期开始以新方法制作新型褶状纺织品。他裁剪并缝制布料,将它夹入纸层之中,然后紧压、烫热,制成能够永久保持的皱褶。这技术被称为“三宅褶皱”或“一生褶”,副牌Pleats Please也在1993年创立。
Pleats Please让穿戴者感觉舒适灵活,更重要的是它毫不“娇气”,可以随意卷成一团,毋须熨烫干洗,容易晾干,展开时不会变形,穿在身上时褶裥会修饰身材,完美体现了三宅一生的理念。
三宅一生凭Pleats Please登上神台,但他并不就此满足。2010年,他推出革命性的132 5.系列(1指一维度的布、3指三维度的立体造型、2指折叠两次、空格指时间、5指五维度时间)。一张布可以像折纸般折叠,拉起它的边角,会出现3D效果,再次让时尚界叹为观止。
时至今日,褶皱已不止是三宅一生的专利,也不仅限于裙,不少品牌也在最新秋冬系列中运用褶皱作为设计要素。
褶皱强悍的生命力提醒我们的,或许就是人对于美永不停止的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