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㓥房户】孩子长期居住狭隘环境 专家指长大后易滥药有暴力倾向
政府早前发表分间楼宇单位的住屋状况报告,当中大部分受访家庭成员为儿童及年青的劳动人口。香港近年有儿童调查指出,居住在环境为受访基层儿童最关注的事项。社会企业民社相寓下午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布香港基层市民住屋及分间楼宇住户情况2018。摄影:许咏妍
外国有不少研究指出儿童及成年人居于狭隘和环境差的空间,对生活有深处的负面影响,包括会增加居住者压力,不稳定感,不安全感和控制生活的无力感。成年人会有较高的暴力倾向。会容易影响小朋友受家暴机会,细小空间也较难专注及学习,或会导致成绩差和对建立自尊感有困难。
空间对孩子成长影响深远
心理学家赵珊瑚表示,“家是一个人成长的安全避风港,空间对人成长和情绪影响极大。在生活条件限制下,在选择分间楼宇单位应考虑整体、整洁和适切性,如是否有天然采光和通风地方,保持个人私隐的独立洗手间,以创造天然的稳定居所环境。租户可尝试透过伸缩家私设立个人空间,以及灯光灯效也可以改善空间整体性,如柔光灯光在不同大小的空间,可缔造温暖感。”
赵珊瑚直言小朋友居住在狭隘的空间,直至成长到年青的阶段,容易获不到稳定性、得不到纾缓,无选择下,最快的纾缓就是滥药,更差的情况会上瘾。至于未必所有家庭都受到帮助,平日家长可以如何帮助小朋友的情绪管理?她说:“做好自己情绪管理很重要,不要发泄到小朋友的身上。又可以与小朋友做运动,舒缓不开心的事,小朋友可以透过画画,舒缓情绪。”赵女士更提议家长可以多与小朋友聊天,由于这类型的小朋友总爱把自己收起来而孤立了自己,家长和带小朋友去公园做开心的事。
给予孩子适当的个人空间
然而赵珊瑚说到的空间灵活性,她指出即使家中的地方不大,但都应该有地方给小朋友做功课,不要饭台和写字台是同一张,可以购买能折合的家私,“有东西是属于小朋友的,没有人可以打扰他,不会像‘走鬼’,不然小朋友会好不安。或者用一些百叶帘去间开空间、播放柔和的音乐舒缓情绪;利用柔和的灯光、墙纸等,当小朋友有选择自己做的事情时就可以减低无力感。灯光可以选择黄光,相对柔和的光线,防卫感也会降低;墙身可以使用暖色系颜色,制造温馨的感觉。”
赵珊瑚坦言曾接触过个案,由于一家三口住的地方狭隘,父母双方又长期不在家,令到6、7岁的小朋友就爱流连在街上。根据美国的研究,由于地方越贵,令到产生出很多细的地方,有研究指居住细的屋,有可能会增加家暴、暴力倾向、滥药的情况。
住天台屋肌寒交迫 与鼠为伴
刘女士与7岁女儿原居于土瓜湾天台屋,每晚与老鼠为伴,更在圣诞节、最寒冷的天气下突然被停水停电,刘女士与女儿在天寒地冻下度过了15日。刘女士表示,“大厦原本得八楼,再有天台,我们就是在天台上再加建的一层,环境好恶劣,夜晚老鼠就会出现。业主在圣诞节停我们的水电,原本话15号,他7号打给我要求我迁出,我说:‘那我们报警,或者我跳楼’,我整个人真的很压抑、情绪很差。”
在那没水没电的十五天,刘女士回忆与女儿都活在恐惧当中,那些风吹过就好像台风一样,旁边的天棚户早就离开,四处无人。刘女士说:“我和女儿互相鼓励,我经常同她说‘老鼠是我们的朋友,夜晚就会出来!’每晚,个女就会跟我说‘妈妈,老鼠又出来了’这十几天,我们都会揽实,女儿放学都好怕回家。”
刘女士又透露女儿的成绩不错,上星期更夺得校运会两个奖。现在搬了入民社相寓的社会房间,月租3640元,150呎,空间更大。她说:“个女现在同之前两个样,都不想出去,只想留在家中,她又可以在家中跳舞、拉小提琴。”
住天井屋耽惊受怕
另外,梁太一家三口,原居于西环的天井套房,她在去年发现有乳癌,需要进行治疗、食药,仍住在西环天井套房,令她每日忧心忡忡,一下雨,更要持雨伞入屋、每家每户煮饭的时候,四方八面的热气更会逼著他们的天井房,十分辛苦,但月租还需要6500元。梁太说:“我病的期间就每日带口罩,怕感染,每天都很困扰。”现在梁太一家三口租住民社相寓的社会房间,月租4100元、150呎的地方,令梁太终于能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