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入幼稚园变身故事姨姨 64岁义工:生活多了乐趣人也变得年轻
上了年纪、退休后的爸妈除了每天逛逛公园耍太极、帮忙照顾孙儿,还可以贡献社会吗?有长者们参加了由安徒生会举行的“故事游乐园计划”,学习演说故事及与儿童沟通的技巧,受训后会到社区向小孩表演,以此连系长者与基层儿童。有参加者表示,这活动具有使命感,经常接触小孩亦让自己重新拥有活力。摄影:陈嘉元
八位长者躲在投影幕后,头顶带著纸造的头饰,身上缠著彩色鲜艳的彩带,她们不是准备跳“大妈舞”,而是要向一众幼稚园学生演出故事《没毛鸡》。
“小鸡因为天生没有羽毛,风一吹来,牠便冷得打乞痴了!”保龄球姨姨带领学生一起摇动双手,扮作强风,把饰演没毛鸡的啫喱姨姨“吹”得直打冷震,更弯下腰连续打了数个喷嚏。
“没毛小鸡用垃圾、树叶做了外衣后,便受到漂亮小鸡的欢迎,更被邀请一起上船玩,我们一起来学习划船的动作吧!1、2、3,向前划船!”然后保龄球姨姨与一众穿著七彩羽毛的小孩一起拿著船桨,一起向前又向后撑船仔。
故事表演结束后,长者义工们又拿出一个“宝箱”,让学生伸手进去,凭触觉猜猜里头是什么,“圆形的,软绵绵的……”原来宝箱内藏有多款怀旧玩具,如小豆袋、花绳、毽子等等,虽然这些不插电玩具不会发光也没有声响,但一众小孩都高举双手争著要体验。
长者义工学讲故事 增加孩子投入感
长者们于年初参加了由安徒生会举行的“故事游乐园计划”,参加的义工会学习说故事方法和与小孩沟通的技巧。61岁的王艳霜(啫喱姨姨)表示原来讲故事大有学问,并非单单依字直述,还要想方法让小孩投入其中:“例如要制造发问环节,又或把内容动作化,让小孩有机会表达想法和参与其中,而非坐定定的听。”
啫喱姨姨虽然没有孙儿,但会帮助照顾姪女,她指现时懂得生动地演绎故事内容,姪女亦变得爱亲近她:“当姪女看到我拿著新的绘本,便会拉著我要我给她说故事,看到她这么爱看自己的表现,很有成功感。”
而现年64岁的苏宝玲(保龄球姨姨)指自己是停不下来的工作狂人,退休前任职会计的她习惯了忙碌又充实的生活,退休怕闷、怕呆在家中会导致脑退化,便寻找当义工的机会。“这对我来说是颇大的挑战,从前工作只需专于数字、不用说话,不用说话,现在则要训练自己在大庭广众下表演,多接触小孩,觉得自己也变得年轻。”
她认为担任故事义工有一份使命感,除了娱乐小孩,还要从中带出正面讯息,例如《没毛鸡》便是教导小孩交朋友不应以貌取人。“以前根本不会揭绘本,现在会跑图书馆发掘有趣新故事,生活多了其他乐趣。”
老友记各有优缺 互补不足
长者们跟小孩一样,各有性格和缺点,学习期间及在这十次演出时总会遇上各种困难,啫喱姨姨指除了导师会协助,义工亦会互相帮忙,例如当有老友记记性不好,会安排担任对白较少的角色、写猫纸,又或在台侧轻声“提水”;亦有爱做手工的义工会热衷于道具和服饰制作:“这很讲求团队精神,要学习互相补位。”
“故事游乐园计划”由爱心圣诞大行动赞助,活动计划在两年期间为基层地区训练160位50岁以上的活力长者义工,让故事遍布各区。计划于2018年4月开始第二轮招募,详情可致电2338 8347查询或留意网页:http://www.hac.org.hk/html/b5_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