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痛症求诊个案增 动态超声波助揪出痛症成因
撰文: 黄卓然
出版:更新:
不同肌肉或骨骼痛症是常见都市病,国际肌肉骨骼疼痛协会创办人、麻醉科专科医生李静芬指出,近年肩颈痛个案增加,与日常不良姿势有关,例如长期低头上网、使用电话打机、煲剧等。她指出过去不少痛症病人寻求治疗会走“冤枉路”,近年高频的动态超声波技术对诊断痛症有帮助,呼吁有需要病人多求助。
李静芬指出,根据2012年大型网上问卷调查,肩颈痛已成为本港最常见痛症,其次是腰背痛及头痛。她估计,原因包括颈夹电话、长期低头上网、以电话打机、煲剧愈来愈普遍。她指接近8成病人都会自行处理疼痛问题,随时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去年起受肩颈痛困扰的李先生分享,他本身从事证券业,每日都长时间对电脑工作。至2016年初,在健身时做仰卧起坐后右颈痛,之后一直疼痛未停,情况更加严重。他试过自行涂按摩药无效,向家庭医生求诊获处方消炎止痛药及接受物理治疗,但仍然无效。他又被转介骨科检查,磁力共振结果显示,他有颈椎椎间盘突出,但物理治疗及止痛药都未有改善痛症根源。
肩颈肌肉绷紧可致颈痛
他最终获转介至痛症科,以高频超声波再作诊断。李静芬指,最终发现李先生疼痛问题,其实非因颈椎椎间盘突出问题引起,而是他的肩颈肌肉非常绷紧。针对性放松肌肉物理治疗,最终有效纾缓他的痛症。
李静芬解释以往诊断痛症,主要使用X光、电脑扫描或磁力共振,只能提供静态状况资料供医生判断,而且有少量辐射及每张照片收费,病人未必可以负担拍摄多个位置及动作的费用。近年引入动态超声波,即时扫描反映患者肌肉、筋膜、骨骼以至神经活动,从而找出导致疼痛结构及成因。她又指不少痛症病人会选择自医,但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呼吁病人有需要应尽快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