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言广达|把握“二十大”机遇 展示社会和资本主义良性互动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日前中联办主任骆惠宁于中共二十大精神分享会上发言分享,一众青年团体领袖与公众人士重温了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以全新的视野去学习二十大与香港的关系。作为中国共产党未来的行动纲领,二十大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通过骆主任的导言,让听者更深刻地明白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在历次报告中分量最重,足见党中央对港澳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来稿作者:黄进达

内外兼顾的四个关键词

骆主任的发言提出了四个关键词:伟大变革、使命任务、战略机遇、团结奋斗。这四个关键词所包含世界观、战略观、个人观与及团体意识。回归二十五年来,笔者亲身见证“一国两制”的实践,亦在最近处见到国家近年急速发展的成果。

过去一段时间,香港由乱及治的过程中,反映一部份香港市民对于“一国两制”的不了解,与及其个人发展未能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使人惋惜。在由治及兴的黄金发展期,香港更需要以独特的制度优势,向世界示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可以同时存在,并相互在政治与经济上作良性影响。

骆惠宁为“二十大分享会”主讲。(余俊亮摄)

纵横对读有利学习领悟

所以,笔者非常认同骆主任发言的主题,“国家新征程,香港新机遇”。学习二十大精神时,按照中共党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重大要求,坚持学原文悟原理,有助香港青年人认清事实,及早积极参与,及早分享发展成果。笔者亦认为,如果需要将二十大精神领悟得更深入,需要纵横结合。

纵深上,需要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1日在港重要讲话,结合《宪法》与《基本法》进行深入学习,坚定对于“一国两制”法理基础的正确认识;横向需要结合第六届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结合香港的实际情况,对读二十大报告上对十九大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国家整体面对的情况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图学习招式章法,融会贯通,日后能对于解决香港的青年问题及深层次结构问题想好办法,做好工作。

政府11月16日举办中共二十大精神分享会,由行政长官李家超主持,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受邀分享,律政司司长林定国、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叶刘淑仪,立法会议员李慧琼亦在会上分别作分享发言。(李家超Facebook)

中国式现代化是香港助力

骆主任发言中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1日在港重要讲话,“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把握机遇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这节发言透析了香港当前的战略形势,富有远见。骆主任指出现在世界形势动荡复杂,需要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对预见力、应变力、行动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言犹在耳,二十大会议上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包括“中国式现代化”,其重要特征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明显贫富悬殊的不同,中国既要实现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发达状态,即“富裕”;另一方面是要让现代化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实现不同社会群体和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即“共同”。中共全党上下官员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并落到实处,党和国家就能确定2035年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达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这向上发展的势头是明显且不可逆的。笔者认为,香港如能乘势把握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汇入时代洪流,定能共担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

作者黄进达是经民联旅游事务委员会主席、香港菁英会副主席、重庆市政协委员及全国青联委员。文章标题为编辑所拟,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