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从虚白斋藏品 细看香港文物避难所变迁
“因为甜,小朋友都爱饮可乐,与之相比,大部分人饮第一口茶总觉得很涩,但就像文物古老的精致文化,更精彩的东西是要慢慢呷和学的。只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学会,你便很有‘着数’了。”因为香港艺术馆装修,只能和艺术馆“虚白斋”藏馆馆长司徒元杰坐在他的临时办公室里,一边喝着茶,一边做访问。
兴建西九故宫文化博物馆一事最近闹得满城风雨,而是次举办的“石渠宝笈之香江拾遗”展览正是康文署“故宫全接触”系列的活动之一。艺术馆回应:“康文署欢迎香港和故宫透过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加强彼此的合作,而此项目亦有助推动香港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不过,对于博物馆建成后对香港艺术馆在资源的影响或两馆的角色则表示未能回复。文物虽古老,但相关的议题时刻在变。鉴古知今,馆长说香港曾经是重要的文物避难所,藉古代书画可以侧面诉说社会历史。
最多元的虚白斋藏品
听到“石渠宝笈”、“虚白斋”等字,不了解的人或会觉得一头雾水,司徒馆长亦笑说曾经听过小朋友问起不少问题:石渠跟坑渠有关吗?宝笈是武侠小说里的秘笈吗?“虚白斋”是古人吗?
原来,石渠二字源于汉代的“石渠阁”,一个古时像图书馆或大学的地方,“石渠宝笈”则是自乾隆年开始,31位大臣将宫廷内的书画编辑及整理而成的重要文献 。至于“虚白斋”,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书画鉴藏家刘作筹的书斋名称。刘先生于1989年把661件珍藏捐赠予香港艺术馆,促成艺术馆于1992年建成“虚白斋藏中国书画馆”,专门展示刘先生所捐赠的一批珍藏。香港对于中国书画的主要收藏,除了刘先生捐赠予香港艺术馆的虚白斋藏品,还有慈善家利荣森的“北山堂”,以及收藏家何耀光的“至乐楼”。
作为“虚白斋”藏馆馆长,司徒元杰好比是“虚白斋”的活字典,他直言香港艺术馆的中国书画藏品种类最为丰富多元,因藏品包含刘作筹自二三十年代居住上海开始的收藏。
香港作为“文物避难所”“为什么是避难所呢?很多上一代的人,在日本侵华、文革时期逃难到香港,当人要避难时,文化艺术自然也跟随到了香港。”馆长犹如说书人,从乾隆时期说起文物的源起,当时的文物珍品主要集中于宫殿之内,由皇帝抄家所得,或以真金白银购入,于是私人收藏甚少。清朝末年至大清覆亡期间,末代皇帝溥仪逃亡时从皇宫里密谋偷运一千三百多件古物,才将部份带回民间。溥仪从宫中带出的文物只是近代中国文物流失的一部分,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走私等原因流失到外国的文物超过1000万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显示,47个国家的218家博物馆中共藏有超过100万件中国文物,民间收藏则更多。
中国经历连年战争,后来中共建国,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因而成为华人避难之地。这段时间,香港又从贸易港口过渡到工业城市,与邻近的广州在经贸上有紧密连系,因此成为了内地文物的汇集点。经溥仪带到民间的文物,走遍天沈阳、北京、天津、上海甚至美国等地,香港成为重要的中转站。馆长举例说:“当时的清宫国宝‘三希’中的‘二希’(‘中秋帖’和‘伯远帖’),辗转之下来到香港,并放了在当时的汇丰银行保险箱 。后来香港一些收藏家知道后通知北京,国家总理周恩来派出故宫院长来港回购,然而当时殖民地政府不容许中国人访港,他们便从澳门偷渡来港,最后以48万港币购入,经广州再运至北京故宫。”
香港曾经暂存过不少文物,但馆长说除此之外,一些无形的文化遗产亦在香港得以延续,譬如是知识。馆长以由香港收藏家于1960年成立的“敏求精舍”为例,“那时香港不少艺廊集中于中上环地区,那里有很多私人诊所及律师楼,不少医生、律师都爱食饭时间去艺廊看画。有些医生没有症看的时候又会去看,他们私下有不少交流,又会交换古画互相鉴赏,以这样的模式延续了文化的知识和经验。”
修复被湮没的历史
从前对中国历史的概念,只有中史课沉闷乏味的刻板印象,然而听馆长分享检修古画的过程,却感觉像听科幻电影一样引人入胜。“我们接到通知有数卷古画,于是上门检收,放在盒子里的画看起来完好无缺,怎料戴好手套一碰那幅画时,它便粉碎掉。原来里面早已被虫蛀掉,只剩画纸的表皮,一群虫瞬间倾巢而出!”馆长绘形绘声,仍心有余悸,他形容这次是一场“文化浩劫”,类似的“虫劫”也时有发生。他慨叹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历史总是一直被湮没。
古物经历千年,一定程度的折旧损害在所难免,修复自当成为文物保育的重要一环。虽然香港康文署设有文物修复办事处,拥有専业的复修团队,然而馆长坦言复修还是以外判居多。传统的复修工艺以师承制度为主,老师傅集中于上海及北京,外国不少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或美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亦纷纷引入中国师傅,驻馆担任修复工作。不过,香港作为接通西方与中国的重要平台,在文物复修方面亦在国际占有重要地位。于1950年在英国成立的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就曾在2014年,于香港举办了首个东南亚地区的双年度会议,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修护専家,展开研讨及发表论文。馆长直言:“香港在语言、地理位置和人才方面,于亚洲地区始终仍是较强。”
展覧详情:
《石渠宝笈之香江拾遗 ─ 香港艺术馆虚白斋书画藏品展》
时间:即日至3月20日
地点:香港文化博物馆一楼赵少昂艺术馆
费用:免费
Profile
司徒元杰,香港艺术馆馆长,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艺术教育学士、香港大学中国美术史硕士,并取得香港教育学院教师文凭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物馆学文凭。自1986年任职于香港艺术馆至今,专责“虚白斋藏品”及中国书画部门,学术研究范围以明清绘画为主,亦兼及书画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