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短说.陈肇钧】踢波但求开心 不要求其伤心

撰文: 袁志浩
出版:更新:

钓鱼如人生,为了一瞬结果,过程却漫长无比。如何度过,各有选择。
摄影:黄舒慧

戴上局促的口罩出门上班,下班又赶紧回家面对家中四道墙。疫情使我们变得压抑,“自由”更显珍贵。

在海风轻抚下垂钓,面对一望无际的汪洋,是陈肇钧这段日子最自由的事。

没有球踢的日子,正是时候尝试新事物。钓鱼,正合陈肇钧心意。(黄舒慧摄)

多年前被视为香港足球“新星”,陈肇钧转眼已28岁,步向中年,那种无拘无束从来未变,踢法亦然,更因此与前球会教练有误会,“被消失”长达半年,但菱角没被磨平。

“我觉得有问题就应拿出来讨论。人人都有权表达意见,没有谁对谁错。但不适合,就要分开。”

“有性格”跟“反叛”也许是一线之差,但他说自己即使廿年后亦不会改变,还是“有𠮶句讲𠮶句”。(黄舒慧摄)

绑钩挂饵穿线,钓鱼准备功夫繁琐,收获之前需经漫长等待,一一都在挑战耐性的极限。也许由此训练有素,陈肇钧即使在无波踢的日子,也从未为前途忧心;反而当是悠长假期,停一停,谂一谂,重新起步。

“踢波或做人,遇到障碍时要认清自己,给自己更多力量,故事才有另一种结局。”

钓鱼的准备功夫,每项都在挑战耐心。(黄舒慧摄)
有鱼上钓只是一刹,钓鱼更多是等待,但也非坐以待毙,是个沉思的好机会。(黄舒慧摄)
+5

减薪转投流浪,外界看来是倒退,但他深明当下最需要什么。“不想浪费时间,找个能发挥的地方最重要。”跟钓鱼一样,鱼线要适时收放,方有斩获。

把鱼饵抛出的一刹,结果无法预计;但对鱼获的未知与期待,才是快感所在。

疫情令人不安,等待没有磨灭他的拚劲,“球员系属于球场,呢个系定律。” (黄舒慧摄)

一年来世界经历巨变,陈肇钧的足球路也如此,难接受亦要接受。

今趟收获纵非大鱼,陈肇钧亦有得着,“流浪很重视华人,大家平起平坐,有倾有讲。开心,一队球队本该这样。”这样的见解“正确”吗?谁知道,对他来说,最重要是合心意吧。

但求开心,不要求其伤心。

等待的过程往往难挨,结果来临之前,也要记住没有事比自由及开心更重要。(黄舒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