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应为导盲犬使用者提供便利措施

撰文: 来稿
出版:更新:

日前有视障人士在网上社交平台发帖,指与朋友带同导盲犬欲进入餐厅用膳时,遭职员拒绝进入。餐厅很快便作出回应,表示对事件深感歉意,并重申餐厅欢迎导盲犬。近年,市民大众对导盲犬的认识确有所提升,然而,对导盲犬不友善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

撰文: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席林美秀

虽然《残疾歧视条例》目前没有明文规定拒绝导盲犬的使用属于直接歧视,但如果残疾人士使用导盲犬时受到间接歧视,仍可提出歧视申索。

残疾人士使用导盲犬受法例保障

导盲犬是视障人士用以便利日常行动的服务犬,牠们经过训练后可以为视障人士执行任务,例如避开途中的障碍物,防止视障人士摔倒,以及提醒他们留意路上的其他突发情况,让他们可自主及安全地行走。截至去年中,香港有超过50只已接受训练并且服役中的导盲犬。残疾人士在一些特定的公共范畴使用导盲犬是受保障的,例如进入食物业处所和乘坐港铁、专营巴士及山顶缆车。

《残疾歧视条例》保障残疾人士不会基于残疾而遭受歧视。条例禁止在适用的范畴,包括进出处所;货品、服务及/或设施的提供;雇佣;教育等,对残疾人士进行直接和间接歧视。直接歧视指一人基于另一人的残疾而给予后者较非残疾人士为差的待遇。间接歧视指向所有人一律施加划一的条件或要求(例如全面禁止将动物带入食肆),但该项条件或要求对于残疾人士(例如导盲犬使用者)造成不利的对待,而施加该项条件或要求是没有理据支持的。虽然条例目前没有明文规定拒绝导盲犬的使用属于直接歧视,但如果残疾人士使用导盲犬时受到间接歧视,仍可提出歧视申索。

平机会推出指南加强公众对导盲犬的认识

为了加强各界对导盲犬的认识,平机会在2024年5月推出了《导盲犬:实用指南》。《指南》除了介绍导盲犬的定义和识别方法外,还引述导盲犬使用者的正面及负面经历。此外,《指南》更详列给不同界别持份者,包括交通、餐厅及酒店、处所管理人及雇主的实用要诀,以保障导盲犬使用者在各公共领域的权利,并提醒服务提供者拒绝向导盲犬使用者提供服务可能构成间接歧视。

平机会推出的《导盲犬:实用指南》除了介绍导盲犬的定义和识别方法外,还详列实用要诀,供不同界别持份者参考。

《指南》亦介绍了与导盲犬相处的礼仪,即“三不一问”的原则,以协助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与导盲犬的相处。“三不”是不拒绝导盲犬进出公共场所、私人/公共屋苑及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不触摸、轻抚或干扰工作中的导盲犬;不喂饲或诱导导盲犬。“一问”则是看到与导盲犬一起的人在街上犹豫或徘徊不前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协助。

此外,平机会在2023年亦推出了《如何支援残疾人士 — 餐饮服务通用设计实用指南》,为饮食业界提供简易实用的指引,以服务有不同需要的顾客。该实用指南提醒饮食业界,为视障人士服务的导盲犬或正接受培训的导盲犬应可获准进入食肆,食肆宜展示“欢迎导盲犬”的标贴,亦应有足够空间让导盲犬在使用者或领犬员身旁休息。食肆营运商亦可向训练导盲犬的非政府组织索取相关资讯,以便教育及培训员工识别及了解导盲犬。

平机会乐意提供培训促进通达服务

就近日视障人士因为带着导盲犬被拒绝进入餐厅的事件,平机会从媒体留意到涉事餐厅事后作出的回应,明确表示导盲犬可以进入餐厅,并承诺向顾客提供无障碍服务,以及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平机会欢迎餐厅的正面回应。就此,平机会设有专门的培训团队,提供有关促进畅通易达措施和服务的培训,不同机构及服务提供者如有需要,可以联络平机会查询或安排培训。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九条明确残疾人士独立无碍地生活和充分参与社会各个方面的权利,例如享有平等机会进出处所,以及获取各种货品及使用服务和设施。就视障人士而言,导盲犬协助他们参与社会、自由行动和过独立生活,社会大众应该抱着包容的态度与这些服务犬共处。平机会将继续透过宣传和教育,加深市民对导盲犬的认识,让香港成为一个导盲犬友善的社会。

平机会设有专门的培训团队,提供有关促进畅通易达措施和服务的培训,不同机构及服务提供者如有需要,可以联络平机会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