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开放抵站数据渐见曙光 运输署须定时间表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九巴的应用程式新增新巴、城巴路线及实时抵站时间,网民对此有赞有弹。有意见指乘客可以一个程式可以查遍港九新界巴士路线和已经兼容的电车资讯,毋须穿梭不同程式,亦有意见指九巴利用同行免费公开数据到自家程式,没有“等价交换”之余,更有机会借此吸纳更多广告牟利。交通营办商运用开放数据谋利并无不妥,但运输署作为推动开放数据和智慧出行的政府部门,好应督促营办商公平利用数据,并为开放数据设时间表。

相较于把实时抵站数据等交通数据留在各个运输营办商,开放数据有助政府和民间监察脱班,分析出行趋势,也有助商业第三方程式整合交通资料,方便规划出行,以至开拓针对地区居民的业务。自从开放数据潮流吹至香港,社会已有声音要求交通营办商开放数据,亦要求政府把此要求纳入延续专营权的条件。包括九巴等专营机构均以数据属公司私产和涉及商业营运资料为由多番拒绝,忽视其公共利益。政府亦受制于营办商,放弃利用专营权这筹码,在智慧出行范畴落后于其他城市,一直备受批评。

运输署推出“香港出行易”的综合流动应用程式,结合了驾驶、步行及乘车资讯。

九巴、港铁落后同行 数据未“等价交换”

直至2016年,电车公司率先开放数据,取得不少掌声。过了三年,新巴、城巴、大屿山巴士和港铁部分路线陆续加入。正因为九巴和港铁一直没有开放全部数据,导致运输署自家制作的“香港出行易”有如“跛脚鸭”,用家使用程式搜寻九巴路线抵站时间时需要跳回九巴程式,成为出行最后一道障碍。

九巴手机应用程式可以同时搜寻电车实时预报。(资料图片)

此外,当各营办商开放数据步伐有异,就会招致不公平营运之嫌。约于本月初,九巴程式加入新巴、城巴路线及抵站时间,而数据来自政府“资料一线通”的开放数据集,连同两年前已经加入的电车数据。换言之,乘客可以只用九巴程式就可查询主要地面公共交通工具的出行资料。

一个程式通全港本应是好事,问题是其他营办商未能得到同等好处。各交通营办商均在其应用程式加入广告,照理说,程式内容愈广泛,用家使用程式时间愈长,营办商透过程式带来的广告收入应该愈高。因为九巴迄今未开放九巴和龙运巴士实时抵站时间数据,从商业角度而言,此举会削弱城巴、新巴应用程式的竞争力。再者,营办商之间未能以相同方式互通抵站时间,不符开放数据的理念。

九巴已交数据 却未有时间表

《香港01》分别向九巴及运输署查询,双方均确认九巴和龙运已向政府开放全部巴士到站预报时间原始数据。运输署指在10至11月就有关安排及规格与九巴协商,现“正落实把原始数据制作成实时抵站数据的具体细节”。完成后,格式、更新频率和应用程式介面将与现时新巴、城巴于“资料一线通”上发放的形式一致,而且于“香港出行易”直接显示。然而,署方尚未订立公开数据时间,只回应适时公布时间表。

英国国会在2017年4月通过《巴士服务法案》,要求巴士营办商开放评估准时程度和表现的数据,并于2022年前完成。(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双方的回复至少确认九巴终向开放数据踏前一步,值得肯定,但运输署应该更进一步,订立落实时间表,使外界监察进度,早日享受开放数据的好处。参考英国例子,政府规定明年1月7日起,营办商必须提供巴士位置数据,而且每10至30秒更新,到了明年3月,营运商更会提供抵站时间准绳度报告。

上文提及,港铁现时只开放港铁巴士及四条路线的列车实时到站资讯,运输署回复港铁正研究开放更多数据细节和制订时间表,署方将适时公布,这意味着开放的主动权在港铁手上。众所周知,港铁是最多人乘搭的公共交通工具,开放数据的裨益最大,而政府是港铁大股东,理应首先推动港铁推行,当港铁参与其中,便能带动其他交通营办商跟随。港铁如今大落后,又是辜负市民期望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