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关乎香港人的生活质素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公布2020年度“全球智慧城市指数”,新加坡芬兰赫尔辛基及瑞士苏黎世居三甲,香港升5位排32。排名纵然上升,但这次疫情中香港应变不力,正好提醒政府还须加把劲。
香港政府在2017年公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蓝图》,提出智慧出行、生活、环境、市民、政府及经济六个范畴,以令香港成为智慧城市。但实际上,香港的科技发展有限,所谓的智慧政策主要是智慧灯柱、Wi-Fi连通城市计划等。就以Wi-Fi为例,政府热点覆盖地点有限,要依赖机场、商场等提供热点,才能增加覆盖率。
瑞士及新加坡合办的“智慧城市指数”,访问全球109个城市的市民,收集他们认为智慧科技对健康与安全、流动性、活动、机会及治理的帮助。香港排32,当中以科技弃置废物、购票等层面受访者给予较低分。虽然总体排名上升5位,或许是好消息,但考虑到疫情期间香港的应变不力,其实这次调查对香港的警惕大于鼓励。
科技普及关乎社会平等
正如负责调查的学者指出,是次排名较高的城市多数抗疫也不俗,认为虽不能论证智慧城市是疫情的解决办法,但相信科技有助抗疫。回看香港,就以Wi-Fi为例,正当全球各大城市陆续发展全城免费WiFi甚至高速上网服务时,香港有基层学生在疫情期间,没有足够上网数据应付学习需要,甚至有人连电脑也没有。当社会要求政府直接支援失业市民,而非派钱给企业雇主时,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拒做的理由,竟包括建立新电脑系统需时,也反映政府的资讯科技程度也落后。
智慧城市能便利生活,有助社会应变及解决新问题,但若然科技不够普及,基层市民便会因经济能力而处于劣势,科技鸿沟与贫富差距互相恶化。尤其是疫后的生活及经济模式正在转变,更多事情正改为云端上进行,科技能力对生活素质的影响更大。因此政府不能期望只由商界来发展科技,还必须扮演主导角色,令智慧城市由政策口号,变成落实到生活每个层面,确保每一名市民都能受惠。
创新及科技局承诺今年会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推动5G网络发展和应用,包括资助扩大光纤网络,以及开放更多政府物业、有盖巴士站和电话亭等安装基站,支援5G网络建设。政府能否加快步伐,追上科技发展的节奏及疫后的大转型,实在关乎市民的生活质素以及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