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in Paris|法国文化只是工具 最后还是普世的功利说事
Netflix 大热剧集《Emily in Paris》(港译:艾蜜莉在巴黎)最近可谓平地一声雷。无论是褒是贬,它都成功以文化之名,激起各方的热议。然而若果细心留意,其实所谓文化抑或民风的差异,从来都只是一种转移视线的表征。与其说《Emily in Paris》戳破了法国文化的真实一面,倒不如说它展现了当下世界的共同本质:文化只是工具,最后还是功利说事。
延伸阅读
大雄之新恐龙|《你的名字》制作人反思教育精神 进化非强者专利
真的是文化差异吗?
《Emily in Paris》由经典美剧《色欲都市》(Sex and the City)的制作人 Darren Star 创作,今年10月初正式上架 Netflix。故事讲述 Lily Collins 饰演的芝加哥女孩 Emily Cooper,受公司指派去到一间法国的时装经销商,担任宣传顾问。本来满心欢喜的她,到埗后却被法国人的生活文化连环打击,闹出多场笑话。
直至截稿前夕,《Emily in Paris》依然稳占 Netflix 香港地区的收视排名第一位,相关的讨论更是多不胜数。有人称赞本剧成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揭示法、美两地的文化差异。有人则指责它手法粗糙,俗不可耐。既然双方的焦点,都牵涉到文化的位置以及呈现方式。那就有必要先审视一下,究竟 Emily 所遇到的窘态,是否真是严格意义下的文化差异。
回溯 Emily 到埗后的种种遭遇,包括遭上司当面取笑美国人身份、工作守则被人涂上阳具嘲笑、开会时不获通知等等。所有这些行为,显然都不属于所谓的文化差异,而是赤裸裸的职场欺凌及性骚扰。Emily 身边的法国同事对此亦十分自觉。所以后来 Luc(Bruno Gouery 饰)想在会议上开黄腔时(第五集),就立即遭到其他人阻止:由始至终,法国人都不是特别无礼散漫,他们只是对 Emily 特别无礼散漫。而这点其实一早可以见于 Emily 的角色设定。
许多人都会直观地认为,Emily 人在异地,又没有朋友接应,于是很自然就是完全弱势的一方。但如果有留意第一集的剧情,Emily 之所以会去法国,是因为她隶属的美国公司收讲了这间法国经销商,于是派她先行到埗,为其带来改革。换句话说,Emily 虽然是基层员工,但她的身份和职能却是处于主导地位。
法国同事对她的刁难和厌恶,与其说是文化差异,倒不如说是一场典型的职场冲突。这才是《Emily in Paris》的真正主题。
文化只属呈现工具
当然,这并不是指所有的文化差异都纯属幻象。正如许多久居法国的评论人所指出,Emily 在生活上的部份窘态,的确是查有实据。问题是,这种矛盾从来都不是故事的主轴。更准确去讲,文化差异固然存在,但它如何被呈现和取舍,则是完全取决于职场及市场的法则。
剧中有两个场景非常反映这种观点,一是在第三集中,“香水大师”Antoine Lambert(William Abadie 饰)打算用裸女宣传新产品,但被 Emily 指责是违反了当今的性别平等潮流。最后双方各持己见,Antoine 决定将是次争论放到社交网站进行投票,顺道炒热话题。结果 Emily 的意见获得一致认可,Antoine 由此对她完全改观。
第二个值得细味的场景,是第六集 Emily 跟“时装大师”Pierre Cadault(Jean-Christophe Bouvet 饰)所说的一席话。她表示自己虽然低俗、幼稚,只能买赝品。但若果没有她这种美国女孩的投入,Pierre 也不会到达今天的高度。最后 Pierre 心悦诚服,期后更受到Emily启发,开创了自己另一个高峰。
上述两段剧情,都各自牵涉了一些非常经典的思想理论,在此不赘。个中的要旨是,这两个由文化及价值观差异所衍生的讨论,最后都被市场逻辑轻巧地消解掉;只要证明到最后出来的结果,是能够让大家受惠,所谓的文化差异其实只是过眼云烟,甚至值得利用。
这点也切合本剧另一个重要符号,即社交平台的运作逻辑:关键从不在于文化本身的内涵,而是它如何被展示和描绘。一如 Emily 虽然在巴黎处处碰壁,但只要懂得在 Snapchat 拍下巴黎美丽的人和事,一样可以收获大批追踪者。
法国:比美国更美国
事实上,这种对文化的工具性解读,不独出现在法国人身上,美国人也同样如是。在第九集中,美国友人协会(American Friends of the Louvre)邀请 Emily 作说客,希望 Pierre 能够捐出名下的作品以供拍卖。洽谈期间,双方都为自己在巴黎的不适应而甚有共鸣,并笑指邻桌的汉堡包让她们有思乡之情。
但现实是,虽然她们口中百般投诉,然而整个计划的重点还是要靠一位法国大师首肯。而令她们产生家乡情怀的餐厅,本身就是法式格局(尽管该处是由美国人开设,员工也不许说法语)。相反,Emily 在工作上遇到的几个重大麻烦,全部都是由美国人引起(第七集、第九集)。所谓文化身份的纽带,在工作面前显得脆弱不堪。比较之下,法国人与美国人却因实际的合作而愈走愈近。
因此随著剧情发展,原先讽刺法国人的色彩变得愈来愈少,反过来更像是颂扬和欣赏。例如 Emily 的朋友 Mindy(Ashley Park 饰),便是在这里找回自己的歌星梦。而 Emily 也是在法国寻得真命天子(虽然结局未明),并在职场上连连告捷,就算法语毫无进步也没关系。所有典型的“美国价值”,诸如个人主义、恋爱自由、机会平等,甚至性开放等,都能够在法国更成功地实现。法国观众指责本剧侮辱法国文化,似乎是太执著于开首几集的笑点,而忽略了背后的“苦心”。
何需到法国?
然而,这亦是本剧的致命弱点。它以文化差异挂帅,抛出了种种惹人发笑的现象,但最后则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化任何讨论。整部剧集的基调,亦变成了典型的都市职场剧,却又无讽刺背后的市场逻辑。反而不住彰显 Emily 在职场上的屡战屡胜,甚至达到“主角光环”的程度。
于是乎愈往后看,它的剧情就愈无力,主题也逐渐模糊。观众对剧集的讨论空间,亦只余下了男女主角的颜值,以及他们五花八门的时装服饰。
毕竟这种“职场新秀凭热血闯天下”的剧情,现今已经大幅泛滥,毋需再用巴黎去衬托。Emily in Paris,其实只是将芝加哥搬到了法国。不过环境更优雅,人们更雍容华贵。
一如我们在 Snapchat 上看到的法国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