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富花园】植树种出邻里情 小居民搞墟传环保

撰文: 郭雅扬
出版:更新:

甚么是环保“四零方案”?很多人未必知道,但住在薄扶林置富花园的几位小朋友却掷地有声地回应道:“零耗能、零耗水、零耗粮、零排污!”这10位8至12岁的小朋友由暑假开始,每星期开一次会,想主题、画宣传品,密谋在自己社区搞个“小朋友墟市”,以行动告诉大人:“社区人人有份。”

广场中央放满玩具,进行儿童版以物易物(黄宝莹摄)
置富花园推动环保多年,全屋苑超过四成公共面积具绿化作用。(黄宝莹摄)

在老牌私人屋苑置富花园住了十多年的立法会议员姚松炎一直是该屋苑实现环保的重要推手,亦是居民协会的成员。他忆起两年前台风吹倒10棵屋苑大树,找了小朋友一起植树,“小朋友在这个地方长大,见证自己种的树一起长大,不是很奇妙吗?”此事启发他办一个小朋友主导的活动,而上周六(11月5日)的“童换乐”环保墟便在居民协会与管理公司的合作下诞生。

10位小朋友共办了6个环保摊位,包括“环保盆栽工作坊”、“环保购物袋工作坊”、“环保艺术坊”等等,还有最吸人眼球的“儿童以物易物”:用红色胶纸在广场中央贴出一个个大方格,放上小朋友拿出来准备以物易物的东西:大多是色彩斑斓的玩具,也有结他、学行车等,部分还连着包装,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成了圆形广场的焦点。

“我觉得很开心,很为自己感到骄傲。”筹办成员之一、10岁的Sophie在活动当天笑着说,一笑,还露出缺了一两颗牙。他们当主持、画道具、主持摊位,看到自己策划的活动由零变成上百人参与的嘉年华,乐得忙个团团转。

Sophie(左)、George与Happy同为环保墟筹委,活动当天大叫“开心、满足!”(黄宝莹摄)
在屋苑楼下广场铺一块帆布便成了小朋友的创作天地。(黄宝莹摄)

楼下空间多 创意大发挥

一个个髹满颜色的箱子成了装置艺术,宣扬环保讯息。(黄宝莹摄)

家长Wendy也乐得一起作画,戴上和女儿对调的宾尼兔帽子,坐在地上把回收得来的箱子包满报纸,再把水彩大笔大笔涂上去,与小朋友一同发挥创意。虽然弄得满手颜料,她却丝毫不介意,“楼下的公共空间那么大,为何不好好善用呢?家的空间少,未必能这样画画,现在小朋友在屋苑楼下一起玩,很放心,也不怕女儿跑丢,管理员、商场的店员姐姐我们都认识,甚至乎有小朋友会帮文具店姐姐看一会儿舖。”

Wendy很开心在社区内找到活动让女儿(戴帽女孩)参加,训练统筹能力,又不用跑到老远。(黄宝莹摄)

“自己屋苑有活动当然好,落楼就能参加,所有事情都在自己社区发生,所有东西有齐的嘛,为何要跑到老远参加活动呢?”在7月活动开幕礼当天,这班中产家长陪同小朋友认识置富花园的四零方案,他们踢着拖鞋、穿上T恤短裤便下楼参加,十分方便。

Wendy有时会陪伴女儿一起开会,也要求女儿活动后写报告,训练她的筹备活动能力。她很高兴看到女儿因参与筹办这个嘉年华而认识了几个同屋苑的朋友,即使活动完结后亦会“撞口撞面”,可以一起玩。除了小朋友,家长们亦因活动而互相认识,Wendy说家长们可以想想如何联合再搞环保活动,为社区做多一点,增加社区凝聚力。

自家社区 从小培养归属感

姚松炎教授指,很多环保工作并不难实行,就如图中的环保阁,相信很多屋苑都能仿效以物易物,减少产生废物。(黄宝莹摄)

早在开幕礼当天,记者问过小朋友什么是环保。他们都摇头不答,顶多说出几句“纸张要用尽两面”、“垃圾要分类”的答案,也不太愿意交换自己的玩具,更遑论认识屋苑内的环保措施。当天,居民协会与管理公司带了小朋友与家长参观屋苑内的环保设施,如在鱼池上种菜(鱼菜共生系统),让鱼的排泄物成为蔬菜的养分;如“绿色生活资料站”:放置漂书柜和两部环保发电单车,居民可一边健身一边储电;又如学习制作环保酵素,将收集得来的果皮(鲜厨余)加糖加水制成供全屋苑清楚用的清洁剂;还有一同在屋苑的花圃种植秋葵,与小朋友们同根同生,用之社区,取之社区。

在管理公司职员的带领下,小朋友很专注地想环保墟摊位内容,绝不儿戏。(郭雅扬摄)

经过两个多月,他们不但学懂四零方案,更感染到居民一同认识一同行动,简单如一位老伯因听见楼下环保墟的声音而拿来一件小玩偶,问道:“是不是回收旧玩具?”让这件小玩偶得到第二生命。

推动此活动的置富花园居民协会主席祁梅娟不住强调“薪火相传”,“置富花园过去一直在环保工作上努力,是时候让小朋友也参加。他们比我想像中更积极、更聪明,很有想法!今次活动很受家长和小朋友欢迎,我们还打算邀请小朋友加入居民协会的环保小组呢!”

置富花园的枯叶会被送到这儿,用作堆肥。置富花园的环保工作吸引其他屋苑到来参观,学习如何取之社区,用之社区。(黄宝莹摄)
小朋友暑假时种植的秋葵,现在随时可以摘下来享用。(黄宝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