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Cup咖啡笔记分享平台 喝咖啡搭讪乐
ListCup源由
“在北京逗留的日子,不小心迷上了咖啡。”
Jimmy本来也像大多数人一样,初初在香港是到连锁店喝咖啡,后来到北京工作,一有时间便骑单车四处游,特别喜欢往胡同里走,继而寻找隐世咖啡店歇息打发时间。踏单车、找咖啡店、喝咖啡,渐渐成为他的生活习惯。
他结识了很多人,当中有咖啡爱好者、咖啡店老板,还有咖啡师,有些更成为好友。不过,每每愈交心,朋友总在他心里留下石头:“他们让我看到的、学到的不只是咖啡师的知识和专业态度,还令我产生一份惋惜。一般人对咖啡、咖啡师、咖啡行业都是不认识、不太了解,也不尊重咖啡师。”
于是,Jimmy决定要凭自己的专业改变那个情况。他回到香港与朋友成立ListCup.co,并推出同名咖啡笔记流动应用程式ListCup,在2015年尾上架,进入测试期。
第一步先让人记录,描述咖啡,“跟着连系各地的独立咖啡店、咖啡师以及咖啡迷,让人一起发现和记录咖啡,继而尊重咖啡师及一杯咖啡背后的故事”。
记录味道 尊重咖啡
“我们的味觉很善忘,要回味每杯咖啡的细节,就得记录当下。”
大多数喝咖啡的人连对自己刚刚喝下的咖啡也一无所知,ListCup.co便制作ListCup咖啡笔记,用法像Instagram(IG),让用户以照片作为媒介记录咖啡,又可以透过#tag(标签)搜寻相关咖啡。不过,那只是引子。
ListCup.co设计了数个学习辅助区域,集齐了解咖啡的基本方向。第一部:让人填写咖啡基本资料,包括冲煮法、国家、产地、咖啡豆种类、处理法、烘焙度等;第二部:“咖啡风味轮”让用家以资讯图形式,简单记录咖啡豆款的质感Body、余味Aftertaste、香气、酸度。“即使是咖啡入门者,也可以应用我们的咖啡笔记。但有一点要说明是,我们不只是咖啡店指南或咖啡饮评搜寻器。”ListCup让用家在登记前先选择身分,咖啡店Coffee Shop、咖啡师Barista、咖啡迷Coffee Lover,三择一。咖啡店Coffee Shop、咖啡师Barista,团队会亲身拜访,只让受认证、合格的登记用户在ListCup咖啡地图内出现,ListCup是一个有筛选、有要求的咖啡分享平台。
连结人心 建立行业
记者再与ListCup的人碰面时,ListCup已差不多搭上整个香港的咖啡行业,而且国内各大城市、日本、东南亚等地,也有人认识ListCup。不少咖啡师、咖啡店钻研咖啡学问,又开始著重咖啡交流,有些甚至选择让农商受惠更多的咖啡豆,原本隐身于大都市的香港咖啡拉花师,也因而变得更积极。
ListCup努力地在不同地方举办工作坊,试味分享会,让其他地方的人欣赏香港人自己炒的咖啡豆,仍带领本地出色的咖啡师在香港人各处冲一杯好咖啡让人细味。当然,四处学习咖啡,ListCup也懂些咖啡二三事,最近他们又将咖啡带给街坊。
与其说把ListCup把咖啡精品化,倒不如正面一点来说,ListCup将咖啡普及化,仍让专业的咖啡师更受尊重。
老友记也尝咖啡!
“大家都很喜欢咖啡,希望咖啡能把更多不同的人连结起来,建立起一个更紧密的团体。”
“能令到更多人用心品尝一杯咖啡,比一杯咖啡本身的价值更加有意义。 ”
ListCup Profile
Jimmy(左),接近廿几岁尾声,曾独自走到内地,成为腾讯品牌设计师,又担任过新浪微博(Weibo)产品创新品牌经理,短短数年,获邀升任为品牌总监。不过浪子心痒,选择回流香港,找来相识十多年的亲密好友Kensome(右)、Teresa(中)创办ListCup.co,并推出同名ListCup流动应用程式(App),建立一个连结会喝咖啡的人(咖啡迷)、咖啡店、咖啡师的虚拟笔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