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银行】银行分布“贫富悬殊” 天水围北仅1银行 张超雄:歧视基层

撰文: 简浩德 梁逸风 林炳坤
出版:更新:

香港一直自诩国际金融中心,银行和金融业发展完善,不过银行分行数目却在过去15年减少两成。同一时间,银行分布不均,出现“贫富悬殊”现象:天水围北近12万居民只有1间银行;美孚新邨3.9万人却有多达16间银行。于是一个商业决定,影响所有街坊生活。立法会议员张超雄批评,银行做法歧视基层;银行则强调已尽社会责任。

《香港01》于9月8日至19日期间,根据各银行网页所载的分行类型和数目,分析各银行分行分布,发现两大现象:一是银行分行“贫富悬殊”,不少大型社区的分行数目严重不足,甚至没有分行;二是多间银行趋向增设特选客户柜位和分行。

市中心分行如雨后春笋 富贵银行比例增

统计涉及的14间银行,883间分行中,有4成(375间)分行同时设有只服务特选客户的特别柜位,另外有1成(88间)专门服务特选客户,不会服务一般客户,所以服务普罗大众的分行实际上不足1100间。要成为特选客户,户口资产通常需达特定要求,门槛由20万至150万元不等,否则需缴交额外年费或服务费。

请按此前往完整银行分布地图

汇丰银行的分行中,超过一成半是只服务特选客户的“富贵银行”。星展银行和恒生银行的“富贵银行”比例更逾两成。相反,中国银行不足3%分行为“富贵银行”。

时移世易,银行分行由以往“落楼总有一间”,变成大多集中在人流多的旺区、新市镇的市中心和传统大型屋苑,而公共屋邨和新建屋苑大多只设立自助理财服务,部分更仅有提款功能,可见银行在裁减分行时的考虑。

美孚单是万事达广场一旁已有一连四间地铺,犹如一条“银行街”(资料图片)

以大型屋苑计算,美孚新邨云集16间银行分行,以屋苑近3.9万人口计算,平均约每2,400人就有一间银行。太古城有13间分行,住有约3.7万人。黄埔花园的3.1万人口亦有10间分行,两个屋苑约3,000人便可分享一间分行。

相反,部份较为偏远的屋邨社区,银行分行却是少之又少。比较人口与银行的比例,以天水围北最为悬殊。该区共有9个屋苑、近12万名居民,却只有天泽邨内一间创兴银行,但平日门庭罗雀。屋邨不时亦有渣打流动银行车,但使用率很低。

银行多集中在大型屋苑开设分行,屋邨分行买少见少。

银行数目多寡地区对照

地区 屋苑 人口 银行数目 每间银行分行服务人口
天水围北 天恒邨、天恩邨、天悦邨、天逸邨、天泽邨、俊宏轩、天晴邨、天富苑、慧景轩 116,467 1 116,467
秀茂坪 顺利邨、顺安邨、顺天邨、顺致苑、安泰邨 65,839 1 65,839
沙田 河畔花园、沙角邨、乙明邨、博康邨、秦石邨、水泉澳邨 62,080 1 62,080
马鞍山 富宝花园、锦英苑、利安邨、锦龙苑、翠拥华庭、银湖‧天峰 50,028 0 -
将军澳 日出康城 50,000 0 -
观塘 安达邨、宝达邨 46,087 0 -
启德 启晴邨、德朗邨 31,400 0 -
沙田 沙田第一城 24,758 4 6,190
天水围 嘉湖山庄 39,361 7 5,623
红磡 黄埔花园 31,613 10 3,161
鲗鱼涌 太古城 36,796 13 2,830
美孚 美孚新邨 38,974 16 2,436
将军澳 新都城 14,234 9 1,582

资料来源:2011年人口普查数字,2016年房委会数字,预计人口

天水围北住近12万人仅得1间银行,同时银座广场附近有多达7间银行(吴钟坤摄)

屋邨分行成稀有品 居民生活受影响

居于天晴邨8年的郑婆婆年届76岁,没有申请银行卡,更不懂使用柜员机。她仍需步行15至20分钟,或付数元乘搭轻铁到分行林立的银座广场。不过,她以前惯用的汇丰银行经常大排长龙,为避免长时间轮候,唯有转用较少人排队的东亚银行。

区议员邓焯谦指,有议员曾收集市民签名,要求银行分行增设长者专用柜位。而附近有酒店连商场项目新落成,商场楼高3层,但目前仍没有任何银行进驻。同区领展旗下的颂富商场现正翻新,已预留位置供银行开设分行,但领展尚未披露其新商户身份。

日出康城居现时要坐穿梭巴士到将军澳港铁站的银行(吴钟坤摄)

新中产社区也受影响

将军澳日出康城现时有近5万名居民、家庭住户收入中位数约5万元,是典型中产社区,不过区内没有银行,只有两个由中银和恒生设于于港铁站的自助理财中心。居民梅先生批评,柜员机只能应付基本需要,但无法提供外币买卖、投资等服务,现时只能到区外的银行分行解决日常财务事宜。

当区区议员张美雄指,现时居民需乘搭穿梭巴士前往将军澳港铁站附近的银行,由于穿梭巴士班次不多,若要使用一次银行服务“都差唔多无咗个半昼”。他批评,银行与发展商港铁漠视居民生活需要,不时出现自助理财中心大排长龙、柜员机缺钞等情况,去信要求各间银行加强银行服务又没有进展。

银行营商之外应负社会责任

工党立法会议员张超雄表示,有国家会视银行为社区服务,认为香港的银行除了做生意,也需履行社会责任,有责任向市民提供基本生活所需。

另外,由于现时没有法例规管银行分行数目,银行公会和金管局又“只眼开只眼闭”,他认为长远要立法监管银行开设分行的数目。张超雄直指银行歧视基层市民,亦间接歧视老弱伤残。基层街坊较少购买金融服务,银行或觉无利可图。故关闭分行时,都先在基层社区“开刀”,令行动不便的市民更难使用服务。

对于上述情况,中银香港回复指,集团现时在香港拥有最庞大的服务网络,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亦将继续研究引进更多类型服务,如在沙田水泉澳邨试行24小时视像银行服务,希望为客户提供创新及便捷的银行服务。汇丰银行则表示,分行是银行服务网络的重要部分,而在分行服务以外,亦积极在自助银行服务设施上投入资源。汇丰又指已于今年6月推出流动分行,轮流服务6个公共屋邨,将会不时检讨分行网络,提升服务质素。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