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血”港珠澳大桥延误真相 6死逾百伤 停工令439天
路政署早前公布港珠澳大桥工程延误,是因为物料供应不稳、劳工短缺等一连串问题,却只字不提“工业意外”。《香港01》调查发现,涉及港珠澳大桥的地盘工伤,原来累积多达6死129伤,劳工处相继发出的停工命令超过439天,其中,人工岛填海工程被勒令停工近3个月。路政署表示,停工令“未必对整体进度有太大影响”,家属却质疑政府隐瞒延误真相,逃避工伤问题 。《香港01》获得承建商中国港湾的内部报告,发现分判商没有汲取血的教训,这半年来的安全措施仍然不足,包括人工岛欠缺围栏保护设施及屡现机械故障等。工人继续做,工程继续赶,剩下6个破碎家庭带着伤痛活下去。
路政署早前公布港珠澳大桥工程延误,因物料供应不稳、劳工短缺等一连串问题,但却只字不提“工业意外”。《香港01》调查发现,涉及港珠澳大桥的地盘工伤,原来累积达6死129伤之多,劳工处曾就有关工序发出的停工命令超过439天,包括人工岛填海被勒令停工近3个月。但路政署说停工令“未必对整体进度有太大影响”,家属却质疑政府隐瞒延误真相,逃避工伤问题 。《香港01》获取承建商中国港湾的内部报告,发现分判商这半年的安全措施仍然不足,包括人工岛欠缺围栏保护设施及机械故障等。“工人继续做,工程继续赶”只剩下6个破碎家庭带著伤痛活下去。
仔仔现在仲问:爸爸喺边?我话喺好远的地方。佢话唔系好远,爸爸喺到睇医生。佢话爸爸唔理佢。
去年10月27日,徐太成了寡妇。49岁搬运工人徐国辉,在大桥香港接线地盘,被吊运中的风煤樽连金属笼击中,地盘没有即时报警,而是自行驾车送他到大屿山医院。徐入院后再转玛嘉烈医院,最终抢救不治。工会当时质疑,是否有人试图隐瞒工伤,埋葬了徐国辉存活的最后机会。
这些疑问,在徐家萦绕不去,地盘却至今未交代意外的原因和经过。徐太带着三岁的儿子,苦候劳工处的调查报告,上死因庭,再和承建商周旋赔偿和责任问题,也许几年后,她也换不到一个答案。徐太每次谈起丈夫出事那天,都忍不住哭。她记得,当日早上11时许收到工友电话,便慌张地带着儿子赶往医院,一直在手术室外等,不断等,最后变成了寡妇,“仔仔现在仲问:爸爸喺边?我话喺好远的地方,佢话唔系好远,爸爸喺到睇医生。佢话爸爸唔理佢。”
悲剧,不只降临徐家。港珠澳大桥工程开展4年来,已有6宗致命工业意外。另外,超过129名工人在地盘受伤,主要涉及“高处堕下”、“滑倒、绊倒”等原因。
工业意外:6死129伤、暂时停工通知书439天
日期 | 意外简述 | 暂时停工通知书 |
25/10/2012 |
人工岛大钢筒填海平台倒塌,工人1死14伤。 死者:谭振邦(建筑工人、57岁) |
85天
|
23/7/2014 |
工人在趸船搬运工具时,疑因过重失平衡堕海溺毙。 死者:吴清睐(地盘杂工、40岁) |
无警告通知书 (海事处跟进) |
19/10/2014 |
香港接线地盘起重架倒塌,1死3伤。 死者:谢道火朗(测量员、43岁) |
55天 |
12/12/2014 |
趸船上挖泥机疑失平衡,工人连人带机堕海溺毙。 死者:陈满富(机手、58岁) |
停用船上挖泥机 (海事处跟进) |
07/04/2015 |
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地盘,吊钩高处堕下击毙驾驶舱内工人。 死者:胡家辉(吊运公司股东、62岁) |
213天 |
27/10/2015 |
香港接线地盘,工人被吊运中的风煤樽连金属笼撼中致死。 死者:徐国辉(搬运工、49岁) |
86天 |
总数:439天 |
资料来源:劳工处(截至1月20日)
人工岛填海停工三个月 邱诚武:无隐瞒延误
记者向劳工处查询,逾三星期后才获回复,原来港珠澳大桥工程因工业意外被罚停工超过4次,“暂时停工通知书”累积超过439天。发言人指,针对发生意外的工序发出停工令,直至劳工处确认措施已改善方可复工,例如2012年第一宗致命工业意外,人工岛的大钢筒填海工程有工作平台倒塌,导致1死14伤。随后,整个大钢筒填海打桩工序被勒令停工85天,即将近3个月。
停工数字惊人,若不追查下去,政府便一直不提。路政署于去年11月25日深夜公布,港珠澳大桥工程延期1年时,只提出“物料供应不稳定、劳工短缺、航空限高及环保规定的限制等困难及挑战”,只字不提涉及6条人命的“工业意外”。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邱诚武后来在立法会解画时,也只是重申政府从没隐瞒工程延误。
我觉得佢(政府)系隐瞒......佢只想快些畀钱我,超支啦,要“嗱嗱声”完成,但如果佢交代系工业意外,可能点起另一个火头。
“我的感觉是有无搞错....我觉得他是隐瞒。”谢先生的弟弟谢道火朗,43岁,测量员,2年前在地盘因起重架突然倒塌堕毙,地盘被罚停工令近2个月。他说想像不到整个工程停工令累积达到439天之多,质疑工伤是工程延误主因之一,但政府一直隐瞒:“政府无面对问题,面对港珠澳大桥有如此多工业意外带来的问题。他只是想快些给钱(拨款),超支啦,要‘拿拿声’完成工程,但如果他(政府)交代是意外,可能点起另一个火头,有议员有社会人士追究他为何监管不力。 他们是重视工程多于人命,对我们却有切肤之痛。死的不是他们的人,是我们的亲人。”
政府无面对工伤,地盘又有没有重视工业安全?我们获得大桥承建商“中国港湾工程”两份内部文件,显示地盘安全至今仍未彻底改善。
政府无面对工伤,地盘又有没有重视工业安全?我们获得大桥人工岛承建商“中国港湾工程”两份内部文件,显示地盘安全至今仍未彻底改善。
地盘报告安全评分偏低 工会指响起警号
中国港湾安全督导员每月都会监察地盘11个工序的安全措施,并作出一个评分(100分满分)。其中去年6月的安全报告,情况堪忧,分判商“三航”(陆上)及“振冲”的安全表现均不足50分,其余几个分判商也只是仅仅及格,获50几分。被扣分的项目包括需要安全督导员提醒确保地盘“地面平稳”、“重型机械要有足够的承托力”,以及“机械的后视闭路电视和倒车声响故障”等等。
至去年10月,安全报告书显示评分有改善,三航和振冲均有6、70分,没有工序不及格,但仍然有分判商“得力”仅得54分。这间公司的问题包括:“围栏保护”不足、 “损坏的吊具未收走”,“不合规格的救生衣(已整改)”。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联侨说,两份报告均已敲响警号。他说,单看这两个月的安全报告,观察到地盘已作出改善,但工会认为安全评分仍然偏低,因为扣一分已是多一分危险, 不能马虎:“工会当然觉得不及格。要75分、80分以上,达到‘良’才可以。 因为牵涉人命,也牵涉公司声誉的。”他指出,10月份的安全报告仍有5个工序不达75分。
路政署:停工令未必对整体进度有太大影响
路政署否认隐瞒延误原因,发言人指停工令或会影响个别部分工程的进度,然而未必对整体工程的进度有太大影响。就第一宗人工岛大钢筒意外,所属的打钢板桩工序立即停工达12星期,但由于承建商优化了钢板桩工序,并重新安排及加快其他关键工序,包括铺置碎石垫层、安装碎石桩等,所以对整体进度没有太大影响。
发言人又指,港珠澳大桥当中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工程,2013年和2014年意外率为每千名工人约有17人曾发生工业意外,较建造业界每千名工人约40人曾出意外的平均数为低。至于大桥其余两个工程,香港接线和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截稿前未提供数字。路政署强调他们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已额外要求承建商聘请职业安全健康局认可的人员,定期审核地盘安全措施。
至于内部的安全报告评分偏低,我们本周二(26/1)分别向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以及路政署查询,仍未有回复。
补记:
港珠澳大桥还涉及第7条人命。2014年5月21日,56岁工人杨权休班期间,在工程趸船堕海溺毙。海事处调查后确认意外与工作无关,不列作工伤,但工业伤亡权益会质疑工人实质在船上待命,应列为因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