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仔玩STEM】创APP减剩食 小学生首战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夺银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香港科技扬威国际,上月于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发明展,本地参展队伍囊括多个奖项,其中一个全由小学女生组成的队伍令人耳目一新。来自圣保禄天主教小学的3名女生,看到同学在午餐时食剩不少食物,自发地向老师表达希望尽一分力减少厨余,研发出“SMART EAT”手机应用程式,让学校和家长知道学生午膳的食量,鼓励学生不浪费食物之余,也了解每天吸收的营养。此应用程式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夺得银奖。摄影:欧嘉乐

3位小学女生是本港参战15年来首队小学生。(大会图片)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是全球知名的创新及科技盛事,今年刚在4月中圆满结束,由本地科创公司研发“WATMAR3水性制造及回收电池技术”获得全场最高荣誉大奖。而圣保禄天主教小学由3名女生组成的队伍,更是香港参展15年来首支小学生团体,首战即报捷,凭SMART EAT手机应用程式夺得银奖。

SMART EAT的标志是一只可爱的红萝卜,学校更把“代言人”制作了不少纪念品,原来是为了鼓励初小学生在午膳时候为餐盒拍照、上载数据,再从中选出“最有营班级”、“最惜食班级”等奖项。SMART EAT开发者之一、五年级的李迪霖指,红萝卜是普遍同学都不爱吃的食物之一,但有初小学生为了得到可爱的奖品,而努力地把餐盒清空。

拍一张照,家长和学校立即知道学生食剩多少。

意念源于减少浪费

回想为什么会开发这个应用程式,原来该校2年前由半日制转为全日制,学生需要在学校午膳。或是不习惯饭商的饭盒,又或是吃饭的环境转变,五年级的李迪霖和她的好朋友,同是五年级的陈芊萤和六年级的魏靖莹,发现同学的餐盒经常吃不完,剩下许多食物。她们担心同学会因此缺乏充足的营养,也认为要想办法减少浪费食物。

她们3个在课外都有参与STEM活动,热爱用创意和科学的方法,动手解决问题。她们找学校的资讯科技发展主任阮泽恩老师提出意见,阮老师非常欣赏她们的主动,立即为她们寻找资源和技术支援。“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的教授和学生都很支持我们,始终对小学生而言,编写应用程式仍是太艰深,很多时候是她们提出意见,港大学生帮助把意见化为真实呈现。”阮老师说。她又指,因为3位女生平日都很热爱STEM,迪霖尤爱编程,因此提出的意见不会天马行空,现时全校应用的程式几乎是完全实践了她们的意念。

SMART EAT是一个让学校、家长和学生同时使用的手机应用程式,学生可以利用程式选择午饭的款式,程式会显示出谷物、蔬菜和肉类的营养比例,让学生和家长参考。在午膳结束后,学生只需用手机扫瞄QR Code登入自己的帐户,再为餐盒拍照,家长和学校便即时了解学生在午餐吃了多少,家长也可以就此在晚餐时调整饭菜的营养。靖莹说:“因为家长会看到餐盒吃剩多少,所以同学也有压力,会尽量吃完。”迪霖也看到,同学们变得更积极地吃完整个饭盒,期望同学即使升中后,不需依赖程式也培养到不浪费食物的习惯。

阮泽恩老师。

首次出战日内瓦

一直有赞助该校STEM课外活动的林氏基金赞赏同学们的创意和努力,愿意资助她们成为本港参展15年来第一队小学团队。阮老师也密锣紧鼓为她们预备英文讲辞,让她们事前做好准备。“但第一日太紧张,我们不敢和外国人介绍自己的APP,等有人来问才背出内容。”迪霖笑说,但后来她们都适应了展场的环境,变得主动,“连评审来问过我们也没有察觉,后来才知道他是评审之一。”

她们又记得一位只懂法文的参展人士对APP深感兴趣,但他又只懂听法文,她们只好继续说英文,再加上肢体语言和展板,努力地让他明白APP的运作。阮老师表示,跳出香港、走上创科的国际舞台,实在令3名小女生眼界大开,自信也提升不少。她们在展场也吸收了很多意见,芊萤正为程式加入小游戏,希望精益求精,令APP更受人喜爱。

关佩玲校长。

校长:女生也爱动手做STEM

校长关佩玲坦言,社会上的确有性格定型,“觉得女孩子语文叻啲,男孩子就数理好啲”。该校是女校,随着政府大力推动STEM,女孩子也需学习科学知识和动手解难,“有女生在五年级才第一次见到螺丝批,但她们其实对STEM很有兴趣、很愿意落手试,不过成品或许比男生造的较为姿整”。

该校转为全日制学校后,下午为多元智能课,祈为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关校长认为,女生在高小阶段思想较为成熟,很懂得分配时间和表达自己,因此当3名女生愿意在课外额外花时间研发应用程式时,校方也非常支持,乐见她们冲出国际,荣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