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蔗毒过蛇?】此毒非湿毒 中医教你避开5大“毒物”
每年清明节期间,长辈都会把俗语“清明蔗,毒过蛇”挂在口边,到底此话是否真有其事?除了蔗,还有没有其他蔬菜在清明节时“有毒”呢?来听听注册中医师古铠纶的解释。
当一听到这俗语时,第一时间便会把当中的“毒”联想成湿毒的毒,但古医师指此毒非湿毒,而是当蔬菜存放不当,或不当造时,蔬菜便有机会发霉变坏而产生毒素。以甘蔗为例,甘蔗当造于秋冬季节,由于糖分含量高,如没有及时在秋冬采收,或采收后贮存不当,春天湿暖的天气便容易令甘蔗变坏发霉,并释出与蛇毒同属神经毒素的三硝基丙酸。
古医师指出农产品向来都应不时不食,又引述《黄帝内经》的“司岁备物”之说来解释:“意思是要顺应四季采收当造食材﹑药材,作物才可尽得天地精华之气,气淳味厚。如不按时令收采,不当造的作物自然失却季节特性,营养价值和食疗效果也因此改变。”
中毒轻则头痛呕吐,严重会死亡
三硝基丙酸属神经毒素,如误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轻则会头痛、头晕、恶心、抽搐或呕吐,严重可至昏迷、抽搐、脑水肿、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不论任何体质、年龄的人,都应注意以下5种容易产生毒素的食物。
南瓜:存放太久的老南瓜瓜瓤含有较高糖分,容易变质,如老南瓜带酒味,便代表已变坏。
青色蕃茄:未成熟的青色蕃茄含有龙葵碱,令味道带苦涩,食用后有机会引起胃肠不适﹑作呕等。
茄子:情况与番茄一样,未成熟的茄子会含有龙葵碱毒素。
薯仔:已发芽、表皮变青色的薯仔的龙葵碱含量极高,进食可引致中毒,并出现舌麻、胃痛、呕吐、腹泻,甚则抽搐、意识丧失或死亡。
青瓜:当青瓜成熟后,顶端的花会自然脱落,如青瓜连着花,一般是使用了催生激素所致,应避免食用。
至于为甚么与清明节扯上关系,古医师估计是因为古人对食物的化学反应没有认识,但当每年清明时吃了秋冬采收的甘蔗都常有生病的情况,便凭生活经验归纳出“清明蔗,毒过蛇”一说,告戒后人在清明节不要吃这食物。
【第一届武博】立即购票参加5月3至5日于九展举行的第一届香港武术及搏击运动博览,从武术电影、武馆街游戏及过百个体验班,体验武术运动,眼界.决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