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秋冬温差大鼻敏感易发作 用通鼻喷雾两种病人要小心
秋冬季节天气乍暖还寒,温度湿度不时变化颇大,随时令人著凉感冒,但就算不时冷病,鼻子总会感到不舒服,特别是早上起床后,轻则打喷嚏流鼻水,严重时更会变成“云吞师傅”,鼻子因而吃尽苦头,而背后的“罪魁祸首”,可能正是鼻敏感。原来鼻敏感在香港很常见,两个人之中就有一个有鼻敏感,但每个人的鼻敏感源头却不一样,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指出,秋冬季的天气尤其易令鼻敏感发作,由鼻痕痒、流鼻水、鼻塞再到鼻窦发炎,出现恶化四步曲,而要减轻病情,就要由过敏源入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开过敏源,有需要时更要配合使用药物,就有望减少刺激鼻敏感发作。
在上午8时,天文台录得气温为18.3度,相对湿度为百分之91;在京士柏录得的紫外线指数是0.1,强度属于低,而今早多区气温徘徊在17至18度左右,但相对湿度甚高,全港各区均录得达百分之85以上。(按此阅读:【天气预报】周末和暖约阳光游玩)
以为流鼻水忽略鼻敏感
最近气温时高时低,不少人可能都受鼻敏感问题困扰!港怡医院呼吸系统科名誉顾问医生温志坚指出,原来鼻敏感在香港很常见,“两个人之中有一个有鼻敏感,每个人的鼻敏感源头也不一样,可能对不同的过敏源产生敏感。”他表示,香港常见的鼻敏感之一,尤其在秋冬季,当天气较干燥,湿度较低时,便可能会引发鼻敏感发作。另外,较常见的还包括一些可能对花粉过敏的人,故发作时间可能在春天花开季节。
鼻敏感发作时,通常开始会感到鼻痕痒,然后开始流鼻水,再严重时会出现鼻塞,甚至最终引来鼻窦发炎。温志坚解释,鼻敏感发作时,好多人以为只是会流鼻水,其实不是,“一开始的时候人会觉得鼻痕痒,有些人会感到喉咙痕痒,其实是因为鼻窦里的积液在倒流到咽喉,再进一步鼻膜开始很肿会阻塞,鼻液通道开始感到鼻塞,有些人更严重就会有细菌感染,可能会发烧或鼻窦发炎时,开始流出很浓的黄黄绿绿色鼻水。
敏感严重需药物帮助
温志坚续指,温度转变也易令鼻敏感发作,例如由20多度急跌至10多度,湿度亦是另一个原因,故在舒缓上需要对症下药,如果是外面温度转变较大,就应尽量留在室内。室内如果有温度调节,可保持一个恒温的状态,及用家居润湿器材令湿度上升,会对鼻敏感有帮助。
另外,更严重就需是药物的帮助,例如急性的鼻敏感发作时,可以使用抗敏感药物减少鼻敏感情况,亦可以喷生理盐水及用盐水洗鼻,除了可以清除过敏源外,也有消炎效果,而更严重的病人可能需要喷类固醇,减轻鼻敏感发炎情况。如果已经有细菌的感染以致鼻窦发炎,可能需要抗生素清除细菌感染。
尘螨是家居最常见过敏源
至于现在坊间有不少鼻喷雾、通鼻用品,但原来并非人人合用。温医生指,如果只是普通的生理盐水则问题不大,但有些喷雾可以即时通鼻塞便需要小心,“它可能含有的药物,主要令鼻膜血管收缩,而减少鼻膜肿胀和分泌物的话,这些药物用的时候要小心,要视乎病人本身是否有血压高或心脏病。此外,温医生亦提醒,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损害鼻膜。
另一解决方法,就是从过感源头入手,家居里香港最常见的过敏源是尘螨,如果能保持室内空气留通,勤清洗被舖,以及减少一些地毡、布梳化等家私,已经可以减少尘螨含量,对鼻敏感有帮助。如知道自己对某些过敏源,更要尽量避开过敏源。而在天气转或空气污染指数较差时候,做运动时尽量减少室外运动,尽量留在室内做,可以减少刺激鼻敏感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