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孩子在父母前隐藏不快 家长:辅导令我更了解儿子

撰文: 陈乐希
出版:更新:

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可以透过学画画训练专注力,但其实画画、艺术还可以帮助孩子表达自己,让家长了解更多他们的内心世界。艺术家Canace指,当艺术用作辅导时,孩子不需要透过言语,辅导者可根据其画作或其他即时反应便可以了解他、跟他沟通。当找到孩子的问题后,辅导者跟家长会互相配合,慢慢协助孩子作出改善。Canace其中一个学生,6岁的Sean,自3岁起开始上艺术课。由于父母对他过于严厉,又遇到妹妹的出生,令他自信心低落、渴望得到关注、跟妹妹关系差劣。接受了Canace的辅导后,问题有所改善。摄影:郑子峰

出奇地乖巧 没有“自己”

起初妈妈让他来上课的目的,纯粹想训练他的专注力。当时Canace觉得他很乖巧,事事都会迁就别人,也经常赞赏别人。但经过一段日子,她发觉Sean是“出奇地乖巧”,太过以人为先,毫不在乎自己。她向妈妈了解过后,便得知Sean是个很安份的孩子,很少做出别人期望以外的事。原因是父母对他的要求很高,如果他做事未如理想,爸爸会跟他讲道理。

Canace指讲道理不是不对,但对于幼儿不会明白,这个举措更会吓怕他,其实跟责骂没有分别。Sean会更加拒绝表达自己,因为只要他做的事是自己出的主意,就要从爸爸口中听很多说话。另外妈妈个性较为心急,Sean做事慢一点就会忍不住出声。虽然她的出发点没有恶意,但累积下来就让Sean有点神经紧张。

“每一次有target要fulfil时,佢就会好紧张,会搣手指,眨眼眨得好厉害。”Canace指这些反射动作,是在Sean感到压力大、焦虑时会用来纾解压力。当Sean的父母道出这个情况在家中也常发生时,他们就察觉到要处理儿子的问题。

Canace开始在每一课都跟Sean建立自信。其中一个活动是户外地境艺术小组,要维园执拾不同物件砌成雕塑。过程中,孩子们会了解到原来大自然中不会有物件是一模一样的。例如每块石头都不一样,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有不同性格、做事方法,这些都是被允许的,这个世界是会接纳他们的。辅导员不会说教式灌输这个讯息,而是在过程中慢慢渗入。

+1

连“玩”也要执著于规矩

Sean其中一样作品令Canace印象很深刻,主题是“玩对于你来说是什么?”。Sean设计了一幅有几个方格的图画,方格是游乐场的标志,告诉孩子要去特定的地方才可做某些事情,很有规矩。例如掷骰掷到某个数字,就要到某个地方做任务才可得到特定的东西,完成全部任务才可以得到奖励。Canace的感觉是:Sean连对于“玩”都很执著于规矩。除了希望自己达到父母的要求,他“进化”到开始对别人也有要求。

妹妹出生后再次失去“自己”

Canace随后继续引导Sean重塑自己的形象,情况稍有好转。可惜当妹妹出生后,他又固态复萌,还比以前更严重。很多家庭都会出现哥哥姐姐妒忌新生儿的情况,但Sean的反应比一般孩子强烈。他要求家人在妹妹和自己之间作出选择,例如问妈妈爱妹妹还是爱他多一点。妈妈答“两个都爱”,他会不满足,一定要人答爱自己。对人有要求之余他开始有占有欲,因为他觉得自己一直没有地位,自己想得到的东西都得不到,现在还要有多一个人同跟他竞争。以前他从来都不为自己争取,但现在开始用自己的方法争取想要的东西。

刚好Sean升小一,正常孩子在陌生环境中不会主动做事,但开学数天,当老师问谁想当班长时,他第一个举手,令妈妈感到很惊讶。原来Sean想做一些事情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平日父母看到其他小孩在某方面表现良好出言赞赏,Sean就会想跟著做那些事情。例如父母说多阅读的孩子更聪明,他就会不断叫自己看书;当班长就像一个领导者,他就走去当班长。他突然失去了本来建立起来的自我形象,做一个别人期望中的他。

妈妈June看到儿子的行为变化,但察觉不到个中原因。

在妈妈June眼中,妹妹出生前Sean很听话,“教他12345,他永远都会做晒,不会跳step”;妹妹出生后Sean就经常捣蛋,想得到父母的注意,但她没有察觉到原来Sean还未接受到妹妹的存在。Sean在家人面前会掩饰,装作很喜欢妹妹,但Canace从Sean的上课表现和作品看出他心中的不快。当妹妹接近2岁时,她就建议Sean跟妹妹一起上课,尝试改善他们的兄妹关系。

起初Sean看到妹妹跟他一起作画时很反感,不想妹妹跟他做同样的事。妹妹未下笔Sean就已经说“妹妹什么都不懂”,“她还很小”,“事情都是我帮她做的”。但当Canace请他帮助妹妹时,例如陪她去洗手,他却断然拒绝。

让他知道妹妹需要他

两兄妹的关系僵持了一个月。有一次Canace请Sean带妹妹去拿工具时,Sean不愿意,妹妹就心急自行离开座位,不小心跌倒大哭。Canace事后告诉Sean:“其实你的陪伴对于妹妹来说很重要,就算妹妹有些事自己能做到,很多时她都是‘睇你头’。如果你多留意她的反应,会不会觉得其实她都不是想攻击你呢?”最重要的是,“如果妹妹做了一些令你不愉快的事情,你可以尝试直接跟她说你不开心。你是应该要让她知道你有不开心的。”

之后Sean就开始慢慢尝试。那天起,Canace就让他跟妹妹同时完成同一样的艺术作品,又加入需要合作的小任务,给予他们更多互相观察的机会。当Sean看到原来自己帮助妹妹,妹妹是会开心的,就开始对她放下戒心。虽然现时Sean还是会有与妹妹计较的时候,但频率已经比以前大减。

父母不一定最清楚自己的子女。

看到Sean的改变,妈妈June都感到欣慰。她认为Canace除了帮到小朋友改善情绪、行为,还可以帮到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子女,更加知道如何教导子女。June坦言“父母不一定最清楚自己的子女,没有第三方去观察会有遗漏”,“Sean很缺乏自信,其实我不知道,只会觉得为何‘闹极都唔听’,做什么事都比人差。”课后跟Canace倾谈后,她就了解到原来自己跟丈夫对Sean太严厉,将父母的姿势摆得太高。

检讨过后,June跟丈夫尝试改变对Sean的态度,把要求降低,Sean的情况果然有所改善。“Canace不是教我们怎样做,只不过提出问题,再跟我们合作改善。这样比只跟从自己的教养方法更work。”

June最想让其他家长知道,艺术是可以帮助小朋友成长,“不是要他当一个艺术家,而是真心去看小朋友画作的人,是可以帮助小朋友抒发心情”。她引用Canace的说话:“不是纯粹画一幅画,不是教孩子画圆画方,而是令他们有更多想像,从中真正抒发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