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湾重建】社区组织:建议舖换舖保存社区经济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市区重建局今开展3个九龙城区重建项目,包括土瓜湾鸿福街/银汉街、鸿福街/启明街以及荣光街,估计受影响单位有1210个。有关地区的建筑物楼龄超过50年,约有1210户家庭及110个地下商户。旧楼设施差,但想住原区安置租金涨了不少;逾百商舖受影响会被消失,重建对商舖、居民是好是坏?

市建局重建土瓜湾三个项目,逾百地舖受影响,有社区组织建议舖换舖保存社区经济。(江智骞摄)

社区文化关注组干事陈楚思认同,土瓜湾有很多旧楼,的确有需要改善街坊的居住环境,但同时应考虑如何保存社区网络,例如以“先建后拆”的方式,安置即将被拆的居民,令他们可以迁回。

社区文化关注组干事陈楚思认为政府可以考虑以“舖换舖”方式让旧街坊从回社区。(黄静薇摄)

先安置后迁回

市建局今次的重建项性目会保留约1万多平方米的街舖,陈建议可以“舖换舖”的方式,让街坊可以重返社区,保存社区经济,“不单止这里的街坊日常生活需要他们,他们的客源都在这里”。她担忧最终计划会发展成另一个湾仔利东街,“一间间名牌搬进去,即使有街舖又如何呢?是不是代表以前的社区就等于保留了?”土瓜湾故事馆同样被纳入重建项目,陈楚思指许多人反对重建,并不等于希望一成不变,“因为市建局重建的单一,是不可持续的模式,才会令部分人不想重建”。

旧楼设施残旧,有居民也希望重建改善居住环境。(江智𬸣摄)

同类店舖租金过万元 商户:做不住

受重建影响的商户谢太表示,约廿年开始在鸿福街17 号经营“顶好粉面”,直至4 年前因业主加租至16000 元,搬去3 号200 呎左右的地舖,月租4500 元。她知悉即将清拆重建后,亦表示接受,“也没办法,旧了便要以新的代替”。她称曾在同区的地方找类同店舖,约4至5 万元,差不多时现时租金的10 倍,“我们又不是买贵东西,才几块钱,重建后租金又升,做不住的”。

今年82岁的周伯与太太在鸿福街经营“财记百货”55 年,早年住在楼上900多呎的单位,现已搬到鸭脷洲,但每天仍会回来开店,与旧街坊碰面,他指近年愈来愈多人搬走,重建也是没办法的事,“许多街坊都觉得行楼梯很辛苦”。

住在银汉街22号2楼的张女士则不希望重建,现时她月租8000 多元租住600多呎的单位,虽然近年业主也会加租,但她担心重建后不能够在同区找到相近单位,“问过价后,即使是㓥房也要差不多6000 元”。

逾50年楼龄的旧楼设施残旧,居民也希望改善居住环境,但要留在原区住,租金已涨了不少。(江智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