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打大佬】想培养吃货宝宝只能靠BLW ?│Mommy Amy
从迎接宝宝到来,经历了没日没夜的喂奶期,到终于宝宝可以开始品尝固体食物;各位新手父母此时必定又喜又烦。喜于宝宝即将踏上另一个里程碑,但又要烦恼如何开展宝宝的加固之旅。【编按:作者为Mommy Amy】
BLW (Baby-led Weaning) 是其中一种时下最流行的喂食派别之一,与我们普遍采用的传统喂食法不同;由外国引入的BLW,是由婴儿主导的加固过程,其精神在于让婴儿完全自主下决定进食方式及进食量,以让婴儿能够尽情探索及享受食物;其好处在于能减少未来偏食情况及有助早日学习自我进食。但由于BLW 十分讲求父母的耐性及坚持,及需要突破对婴儿自行进食时的安全顾虑,所以有些父母或照顾者因而却步。
难道想培养吃货宝宝只能靠BLW?
非也非也,我的两个孩子都幸运地是个吃货,但我却没有完全地采用BLW,在此分享如何使用传统方法也能培养出吃货!
一、轻松但专注的用餐环境
我从一开始便提供一个固定的用餐地点,远离电子屏幕,并按孩子的进程提供适合的餐具。同时间保持悦愉的用餐气氛;即使犹记得细囝在一开始加固时并不适应用汤匙进食 (进食固体所需要的能力与食奶不同),但我仍继续保持轻松的状态,不向孩子添加压力,亦不焦虑孩子何时才可以代到一餐奶,终于在持续加固两,三个月后渐入佳境。
当孩子约莫一岁开始向一日三固迈进时,此时父母们要相信孩子能够掌握自己的食量;如孩子因已吃饱而暂停进食或开始把玩食物时,不需要特别计较进食量而强迫喂食。孩子所需的食量比我们想像中少,并且会于餐与餐之间作调节;重点是不要给予过量的零食或奶类,变相成为正餐的替代品。孩子的胃口如成人一样,有好坏的时候,因此可以以一周的份量作检视,如有疑虑,可向家庭医生查询。
二、多样化的食材尝试
父母一般除了最担心宝宝的食量是否食得够,其次便是最担心进食的食物会否引发食物敏感。但同样是华人为主的台湾,目前流行的是“少量多样化”的加固原则,即是只要食品不属于垃圾食物或加工品,便可以没有避忌地让宝宝尝试 (蜜糖及坚果类除外),不需要循序渐进或每款食品都先试上数日,但紧记每次每款食品只以一至两啖为限,份量要少到不足以引致过敏。这个方式一来让宝宝可以早日尝遍不同食材以减少未来偏食的情况,二来可以建立免疫耐受性,减低未来食物致敏的机率。
不过即使已进入稳定加固期,亦需要在食材上多提供变化或不时变换烹饪方式,以增加进食的新鲜感及持续保持进食的好奇心。
三、顺应宝宝的自我进食进程
当宝宝踏入第九至第十个月的月龄时,便会开始想要自己拿汤匙进食,此时可以准备一些手指大小的食物(finger food)或另外准备一枝汤匙,让宝宝在你喂食的同时自行把玩及进食,以回应孩子的需要。而一般只要持续引导及给予足够的机会,大约一岁半前便能不需喂哺,可以全程自行进食。
当然,不要奢望孩子可以食得很干净,因为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延后让其自我进食并不会让其一步登天,因为自行进食所需要的小肌肉能力需要透过反复练习来掌握。而且当被喂食的习惯变成一种依赖,很多时更是无法坐定定进食的因由。
四、包容的饮食态度
有说宝宝经过至少20次对某样食材的抗拒才是真正讨厌那样食物。而宝宝当下拒绝某样食材的原因更可以多于繁星,可能是食材的质感,可能是食材的味道,亦可能只是当下的情绪不对;因此只要保持从容的态度,包容当下的拒绝,然后于下一次再换个煮法或配搭再重新尝试,你会发现即使同一个食材亦会得到不一样的接受程度。
对于开始懂得听道理的孩子(约一岁半后),可以多鼓励孩子尝试,即使只尝试一啖也可以,当每次只尝试一啖,双方的压力都大为减低。持续的尝试下,有时孩子便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我目前亦正采用这个方法鼓励细囝食菜,虽然仍然十分抗拒,但由一餐一啖到一餐愿意不同蔬菜试几啖,我亦正期待他全然接受的一天。
五、父母坚持及永不放弃的精神
宝宝的加固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饮食习惯,而均衡的饮食习才能确保有足够的营养建立良好的体格及强壮的免疫力。因此父母的坚持及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宝宝成功加固的关键。这条路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其实我们只需要放轻松,给予包容的态度及永不气馁地持续尝试,成功就在不远处。
在此希望我们都成功培养出一个不偏食的爱吃宝宝,不要气馁,我们一起努力吧!
自小志愿成为一名母亲,现育有两名小天使;3岁的囡囡Valerie及1岁的囝囝Wyatt;每日乐于照顾小孩并尽量不受外界影响下,坚持自己的育儿理念。 本著‘爱分享’的个性,希望与各位爸爸妈妈分享有关亲子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