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得到的艺术】触感再启蒙 视障导赏顾问:艺术让我再无限制

撰文: 谢慧心
出版:更新:

香港的艺术展览,好些都予人一种高度戒备的印象——好端端的一个雕塑会被栏开,不能走近,想触摸更不要妄想。然后,触感渐渐退化,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却失去了帮助我们感受世界的能力。视障人士陈衍泓(Comma)在成年后才因青光眼并发症而失明。但丧失了最重要的感官,步入盲人的世界,反而令他看见更多。最近他更为“触感艺术节”当上导赏员,在他的主场“黑暗世界”,引领参加者用触觉欣赏的艺术品。黑暗带来紧张以外,更是一趟感官再启蒙的旅程。

Comma在失明后才开展他的艺术教育工作,“视障人士不只有做盲人按摩一种工种的。”(吴钟坤摄)

陈衍泓之所以叫自己做Comma,皆因他觉得,失明给他人生一个逗号,一个继续下半生的转捩点。

青光眼失明 曾想像“耍盲鸡”式盲人生活

Comma是湿疹患者,一直需要服用和涂用类固醇药,加上患有红眼症,眼药水又是类固醇,副作用加在一起令他眼压过高,及至18岁开始患上慢性青光眼,即使接受手术治疗仍未能控制病情,近年开始完全失明。“我没有心理预备,一直以为可以睇得返,医生也是如此跟我说的。”

42岁的他,人到中年才丧失视力,坦言备受打击,“不能工作,家中也没有(照顾)盲人(经验)可以抄。”他最初想像的盲人世界是“耍盲鸡”式的生活,往后可以做的工种只有盲人按摩和接线生,直至走入“盲人圈”,参加复康技能课程,接触来自四面八方的失明人士,才知道原来丧失视力,也有许多方法如常生活。“学如何沿墙行、听灯声过马路、上落楼梯等,我都好积极。自己个性也独立,就算行错路搭错车,我觉得冇问题,都是经历。”

Comma的手扙长挂著lego,“小朋友见到就会不停问你是什么来,和你倾谈。”(吴钟坤摄)

无视觉新体验

以前Comma从事物业管理,笑言自己“是香港文化沙漠的其中一粒沙”,直至有次,朋友问他有否兴趣做一个跟健视儿童说故事的工作,开了他另一双眼睛。“那时我的弱视已严重至只见光影,看不到轮廓。但那次与小朋友讲完故事后,我问拍档,刚才那班小朋友是穿蓝色衣服吗?”朋友大表惊奇,“我刚才听到、触碰到那些小朋友时,感觉到他们像海浪,很澎湃,所以觉得他们是穿蓝色衫。”自此他认定艺术工作是他失明后的方向。

艺术让Comma从失明的路上,转了一个弯,“找到自己,觉得我有用”,也打开了他对沟通、人与生命的看法:“艺术让我无限制。”世界看不见,何不就用触摸、聆听、呼吸和品尝等不同感官,重新认识?最近,他为“触感艺术节”担当黑暗导赏顾问,展览的设定,是参加者会在黑暗的展场,带上眼罩、手执手扙,用触感、听觉、嗅觉和味觉“体验”艺术品。

+1

来到“黑暗世界”Comma变为主场,“可用我的情感,带别人同步经历、理解这些作品。”观赏艺术,由以往视觉主导演变为触觉优先,Comma形容过程是“我不知是什么,但我相信导赏员,所以无论是污糟或什么,我都会经历、会触摸。”

黑暗是中立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触觉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入口。“触感艺术节”客席策展人黄咏枫则视“触感”是一种“肌肉”,一组被许多人荒废多时的肌肉。“视觉元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广告、电影等,我们对这种语言的练习已很丰富。但触感却甚少被提及,大多在生活记忆中——儿时要摸著才能进睡的被子、摸过的毛公仔等。触感都停留在回忆中。”

策展人黄咏枫认为,视觉艺术家初尝触感艺术的创作时,也要克服视觉带来的习惯,是一种挑战。(吴钟坤摄)

在现时的艺术领域中,视觉艺术仍然具有强大的主导地位。触感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仍然有待开发。“黑暗是中立的。触感艺术是中立的,值得继续探索;健视的人也可发展这‘肌肉’。”看一幅画,人人有不同的理解;摸到一件艺术品,同样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想像它的外形、颜色,甚或盛载的情感与意义,不为视觉所限制。

“触感艺术节”在香港已踏入第五届,首届曾经请来在日本盲人学校教授视觉艺术的艺术家西村阳平教授(Yohei Nishimura)来港,与本地视障人士及艺术家交流经验,黄咏枫亦于当时认识这种艺术创作。及至第二届,她受邀创作首个触感艺术作品——那是一间小型黑房,内有不同“机关”,其中一个如狭窄走廊,悬吊著许多气球,人们穿过时,脸部会有许多气球挤压的感觉,这个旅程,有参加者曾形容,如出生时由母体走出来的感觉。

70岁的富哥视力面对严重弱视,仍享受不同种类的艺术创作。(吴钟坤摄)
艺术家黎振宁(左)与姚君豪(右)与视障人士富哥共同创作一个以中式饮茶为灵感的触感艺术作品,摸索艺术更多的可能性。(吴钟坤摄)

艺术家与视障长者“聚餐”

展览的10件作品均由视障人士与艺术家共同创作,五大主题包括关系、呼吸、水、温度与食,其中由70岁视障长者张启富,与艺术家姚君豪及黎振宁合作的“聚餐”,便是以中式饮茶为主题的作品,参加者围坐一桌,按著富哥预录的指引“前面12点钟位置有杯”等去体验。“中式餐桌上会有转盘,令台上的模拟食物在一个不肯定的位置,在全黑环境下,如何夹到𩠌?”艺术家黎振宁希望参加者透过触感,体验视障人士的生活经验。

现年70岁的富哥早于40岁时开始视力退化,现在双眼视力已降至0.1以下(正常人视力有1.0或以上),透过社区中心接触艺术创作,他由做小手工开始,到今次与展览,艺术家姚君豪形容:“富哥脑内有许多意念,相处时他给我们分享了他的许多背景和想法,是有趣的经验。”

+2

INFO:触感艺术节日期:即日至3月25日时间:中午12时至晚上8时地点:观塘海滨道90号Vessel发现号02报名:活动需网上预约,费用全免。详情:可参考第五届触感艺术节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