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衫非中国人专利:看外国女星怎驾驭旗袍
旗袍绝对是“虾人着”的佼佼者,既讲究玲珑曲线,穿起来又要仪态万千,这几位熟悉的外国面孔,又是穿旗袍的衣架吗?
水原希子-《Figaro》杂志
即使人气有回落趋势,在香港人眼中,水原希子仍是代表性的日本标记,今年更被香港旅发局委任为代言人,来港拍摄宣传短片兼《Figaro》杂志,更以名导王家卫电影角色为主题。提到经典女角,不得不演张曼玉《花样年华》“苏丽珍”的长衫造型,整套电影足足换上十多套旗袍。二创短片中,水原希子穿上最戏味逼人的海报造型:端庄、正派的白旗袍再衬搭西洋风的红色大衣,另外更还原了《重庆森林》林青霞、《堕落天使》李嘉欣的装扮。素来跳脱随性的水原希子,纵然穿上弯曲线条的长衫,梳起整齐束发,尝试优雅妩媚“上身”,styling的确跟足,但气质还是仿不了,或许混血感太强,出来效果是另一种新潮的演绎。
Anne Hathaway-《情约一天》
旗袍不一定是礼服,不一定只出现在正式场合,电影《情约一天》中Anne Hathaway穿上旗袍参加旧朋友婚礼,低调的蓝色绢面料旗袍,缀上零零落落的花卉图案,摆脱传统红旗袍强调的节庆感,看起来整个色调甚为柔和。有说赘肉是穿旗袍的禁忌,而Anne Hathaway身型瘦削、骨架偏细,驾驭紧身的中式旗袍游刃有余。身高一米七,旗袍放在她的身上显得短身和休闲,打破旗袍与庄重挂勾的传统想像。自然没扎髻的发型,亦是加强随意感的重要一环,完美示范中西合壁版本的旗袍装。诸位将来出席派对,不妨考虑定旗袍为dress code?
Nicole Kidman-《澳大利亚》
电影以1939至1942年二战前为背景设定,当时华洋杂处,中国裁缝蓬勃发展,旗袍的造型得以成立。电影中Nicola Kidman穿上红色透视中空旗袍,印上淡黄色菊花纹样,乃出自澳大利亚著名服装设计师Catherine Martin的手笔,她更凭借电影获提名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项。如果说传统旗袍是矜持的象徴,1930年代打后的开衩旗袍是大胆,Nicole Kidman身穿的透视、低胸变奏设计,本应是妩媚性感的极致,可是套用在戏中坚强果敢的寡妇角色,这件旗袍绝不娇柔,反而带着女权的意味。
Kirsten Dunst-《蜘蛛侠》
英雄救美剧情几乎是《蜘蛛侠》所有集数的定番,预料以内的打斗、下堕、飞扑场景,但Kirsten Dunst以旗袍造型出场,却令人眼前一亮。她一身暗红色缀立体绣花旗袍,盘起红髪饰以发钗,细心看,耳垂还倒挂着一把中国铜扇耳环,彻头彻尾的中国风,是电影服装指导Tomczeszyn的功劳。而这套人造丝旗袍,是剧组从洛杉矶唐人街购入。至于决定起用此造型配合动作场景的原因,Tomczeszyn解释:“角色从高空下坠时,旗袍两侧的高衩能尽显Kirsten Dunst的修长美腿”,即为电影増添养眼位。
KOM_I-《一休先生》
水曜日Campanella一直以可爱、怪诞作定位,主唱成员KOM_I在每个音乐录像的演出,带给观众听觉视觉同步的享受。椎名林檎御用导演儿玉裕一执导的MV《一休先生》里,场景设定是九龙城寨,KOM_I则穿上满布鲜艳绣花的满族传统服饰(旗装),束起孖髻,戴上摇曳多姿的红流苏绳结耳环,复古小镇姑娘一角演得入型入格,以另类手法让大家认识旗袍以外另一中国传统服-旗装。
就传统而言,中国旗袍是女性服饰的代表,服上的图绘、刺绣、工艺亦蕴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修身的设计轮廓,隐喻着旧社会赋予女性的品格,不外乎保守、矜持、优雅。时至今天,旗袍的演绎不再是这般单一,以上五位东洋西洋女星各有一套穿传统服的方式,从她们身上的旗袍,笔者看见了新潮、从容、自强、性感、跳脱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