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童真.三】Harry哥哥逆流而行 真实才有感染力

撰文: 伍丽微
出版:更新:

2014年底,无线以广告收入差为由遣散儿童组,制作儿童节目的重任落在资讯文教科,由擅长做综艺节目的陈旭亮操刀。2015年起,他推出全新的儿童节目《Thing Big天地》,找来新一代主持接棒,摆脱以往综合式节目风格,走专题路线。节目播出后反应平平,收视介乎1至2点。看似愈来愈萎缩的市场,在2016年新电视台的加入后似乎有点起色,Viu率先找来一众外国籍香港人做主持,教大家风俗、文化和国际视野。节目亦作专题式区分,譬如星期一介绍动物、星期二玩辩论等,旨在让小朋友多认识世界。奇妙电视则暂时未有自家制儿童节目,以播卡通片为主。曾于1980年代制作过《快活谷》、《音乐小豆芽》、《故事小豆芽》的港台,去年接手亚视频谱后,再次推出儿童节目《Harry哥哥好邻居》,延续30年前与Harry哥哥的合作关系。(此为【那些年的童真】系列之三)

《Harry哥哥好邻居》是半外判节目,内容、细节主要由Harry哥哥的创作团队策划,港台提供录影厂、梳化服等支援。监制罗志华指“这个节目涵盖了很多儿童节目的基本元素,例如布偶、魔术、儿歌等,做布偶其实很花人力物力,要找人在幕后控制,又要花时间配音,现在很少电视台愿意做。”曾在八九十年代唱到街知巷闻的儿歌,随着无线在2009年取消《儿歌金曲颁奖典礼》后逐渐消失,但Harry哥哥认为儿歌是儿童节目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特意在节目里设计一个由布偶组成的臭袜乐队,唱出由他填词、作曲的歌曲。

《Harry哥哥好邻居》监制罗志华指节目反应不俗,家长愿意花半日时陪小朋友来录影是十分难得的事。(吴钟坤摄)

从儿童时段走向合家欢时段

以往儿童节目大多安排在下午4至5点播放,但港台却“反传统”地安排在晚上7点15分播放,罗志华解释:“父母下班回到家最快也要7点,而小朋友往往要得到家长的许可才可以看电视。我们觉得家长陪同小朋友一起看儿童节目也很重要,Harry是个很入屋的角色,很多父母也是看着他的节目长大,亲子之间可以有一个连系。”

《Harry哥哥好邻居》目前共两季,第一季由去年12月播至今年5月,合共130集,每集15分钟,现时播放的第二季预计有100集,并在第一季的前设下加入外景、现场观众等元素。在大台为减省资源而取消外景、现场观众的情况下,港台却逆流而行,只因Harry哥哥认为这些元素能感染小朋友,“电视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媒体,我们在网上看任何东西都好,都不会有一个这么大的厂景让小朋友之间有所互动。”为了招募现场观众,工作人员在第二季节目录影前于facebook专页上载报名表,欢迎家长带小朋友来参加。当时专页只有2,000人关注,Harry哥哥一度担心反应不如预期,岂料不过三天时间,节目组已收到过千份申请表。罗志华知道后也很意外,“找现场观众并不容易,你想想我们只在周末录影,每节录影时间是四小时,一个家庭愿意花半天时间来录影,可见节目也有吸引力。”

《Harry哥哥好邻居》目前共两季,第一季由去年12月播至今年5月,合共130集,每集15分钟。(吴钟坤摄)

每星期其中一天,Harry哥哥会带小朋友出去拜访艺术家,一起做陶瓷、木櫈等,一方面探讨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一方面透过艺术来说明创作的重要性。“我们上次拜访了一个摄影师,看他如何影相、晒相,讲出为何现在还有人晒相,因为看着一张张照片晒出来时会有很大成就感,这就是艺术创作的一个过程。”

大人常常透过自己的认知,认为要给予小朋友某些东西,其实小朋友最需要的是新的感觉。
Harry哥哥
Harry哥哥自小看著父亲加明叔叔(右)的节目长大,受父亲感染甚深。(港台提供)

小朋友需要新的感觉

Harry哥哥的父亲加明叔叔是香港第一代儿童节目主持人,他从小便看着父亲的节目长大,坦言父亲与小朋友相处时真诚的态度直到现在依然影响着他。“我跟他一样,都不是为了钱而做节目,而是觉得应该要做便去做。”叶洁馨当年亦是在他身上看见了热诚,才二话不说找他主持儿童节目,因为“一个人有没有爱心、有没有诚意做节目,一看就知道。”

“我也是一位父亲,我常想我希望我儿子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节目,我应该怎样在电视上呈现这些画面。”现今生活条件好,很多东西手到拿来,小朋友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生活难免少了点想像力,“我们之前一起做雪糕,加些冰,撒点盐,然后抛抛抛,做出一杯雪糕。小朋友需要尝试、跌倒、做不同的事,但大人常常透过自己的认知,认为要给予小朋友某些东西,其实小朋友最需要的是新的感觉。”节目组有时会请人上来烧波子、教手语、跳舞,更邀请在场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参与;有时又会扮李小龙和曾灶财等,以生动方式介绍香港历史、文化;偶尔又会走到乡郊寻找种植鸡屎藤的农户,带大家认识本地植物。

一起看电视总比各自看手机好

“我不是要教他们什么,而是想感染他们。”因而在设计节目时,他没有想着要教育或灌输小朋友知识,反而以1976年联合国发表的“生命价值教育计划”(Living Values Education Program)为蓝本,透过节目呈现爱、快乐、诚实、谦逊、宽容、自由等13个价值观。联合国这份教育指引当年是针对underprivileged的国家而设计的,距今已有41年,“小朋友最可爱之处在于真挚,他们所需要的一些values其实从没变过。”

在他看来,今时今日做儿童节目与30年前最大的分别在于表达形式,着重小朋友的即时反应。“以烹饪为例,很多人都拍过,但依然有很多人喜欢看,所以我们拍烹饪,角度不是放在如何煮菜上,而是看小朋友的反应,他们未必是小厨神,但他们愿意尝试,纵然未必煮得好,但我们透过这个环节可以看见他们的努力。”Harry哥哥说真实的东西总是很有感染力,这也解释了为何录影时大家都很投入,每次他出场时气氛都很炽热,小朋友被问到父母跌落水会救谁,会答“两个都不救”,问及爸爸坏习惯时也会如实回答,真实而不造作。

“我不敢说儿童节目是小朋友一个很重要的娱乐,但肯定是一种选择,我不知道是否值得继续做,也没想过供求问题,但既然有一个电视台,我喜欢做,又有机会做的话,那便做吧。我始终觉得,它能够带给一个家庭一些东西,一家大细一起看15分钟电视,总比一家人在吃饭时各自看手机来得好。”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0月30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4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