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莲长子堕楼亡】三铁赛事脑受创影响情绪 医生:易诱发抑郁
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的25岁长子潘匡仁(Peter),今早11时许于寓所堕楼身亡。警方调查后指事件没有可疑,消息指死者怀疑有情绪病。翻查资料,Peter于去年9月曾参加三项铁人赛事,期间疑遇上严重意外,险与死神擦过,幸于约一个月后出院,但身体的复原之路仍漫长。消息指,有人于严重意外后,脑部受创,后来患上创伤后遗症,情绪大受影响。有精神科学系教授表示,经历重大交通意外的病人有机会患上创伤后遗症,并诱发较严重的抑郁症;对遭遇严重意外的病人,医院方面除了提供身体治疗外,其情绪支援亦非常重要。
脑部受创情绪受影响
消息指,潘匡仁在北区医院任职二级物理治疗师,在同事眼中声誉良好,受同事爱戴。他是运动健将,但于去年一个三项铁人赛赛事当中,遇意外受伤。该次伤患,对他带来严重的影响,他的脑部受到严重创伤,出现后遗症及情绪问题。潘在该次意外后,有如常工作,但最近正值休假,而他在今年已恢复跑步,其朋友也曾对此表示支持。
创伤后压力症:不安、失眠、难以放松
创伤后压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又称创伤后遗症。中文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学系李诚教授表示,患者会感到不安、失眠、难以放松等,脑海中难以摆脱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景象,并出现回避行为,逃避接触一系列与事件有些微关系、甚至无关的事物及环境等。李教授强调,患者必然经历过巨大性创伤,包括虐待、目睹亲人去世、战争或严重交通意外等,如果有人未曾经历重大创伤事件却出现某些情绪病症状,可能患上其他情绪病如焦虑症。
患者可诱发抑郁症
李诚教授又指,创伤后遗症患者必须立刻求医,否则创伤后遗症持续,容易诱发抑郁症,而且其程度较易变得更严重。而抑郁症患者容易出现自杀念头,甚至会付诸实行。对于遇上严重意外而引致肢体严重受伤的病人,医疗团队除了协助身体康复外,其情绪支援亦非常重要,如医护人员识别有需要者,会转介病人往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跟进。
北区医院傍晚证实死者工作已近4年
事发于今日早上11时许,尖沙咀擎天半岛有保安员报案指,一名年约20多岁男子,由大厦高处堕下,男事主送院抢救后不治。事主为25岁潘匡仁,潘为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的长子。事件发生后,蔡若莲于下午约4时离开医院,潘匡仁遗体在差不多时间移送殓房。
及至傍晚,北区医院发言人回复,证实潘为该院物理治疗师,指院方对事件深感难过,会尽力为该员工的家人提供所需的支援,并会安排临床心理学家为医院及相关部门内有需要的员工提供协助。据了解,潘在北区医院工作4年,任职二级物理治疗师,其间工作表现良好,与同事相处融洽。
直到晚上,潘的FaceBook已转为“悼念”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