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时尚】 从结业店子走到垃圾站﹕给鲜花旧物一个重生的机会
新店开张或者是派对上所用到的鲜花装置,被挑选出来的都是最美最突出的。然而,往往只是美丽地绽放了数个小时,继而无奈地走上了往堆填区的道路……其实懂得如何运用,“废物”仍然很美。
本身是一位补习老师的Hidy,自小喜爱手工创作,现在会回收各类型的鲜花,再转化成饰物、摆设,甚至是护肤品。第一次永远是最难踏出的一步,Hidy笑言也是一次意外,“有次经过一个event,全场也布满了鲜花,有些更是从外国进口的特别品种,只过了数个小时就要丢掉,也未免太浪费了吧?当时拿了两个黑色的大垃圾胶袋去盛载鲜花,都装得满满的,其实已经足够我用上一年的分量。然而场内好像没有丝毫改变,可想而知,有多浪费。”
延伸阅读﹕【结束十年品牌】设计师一年不买新衣﹕我们早已拥有足够的衣服
把鲜花转化成永恒
回收鲜花也是Hidy的“家常便饭”,除了主动去一些场地问负责人,是否可以回收鲜花外,朋友也会特意告知她那里可以找到鲜花。而Hidy亦坦言回收鲜花,再制成干花的工序繁复,总感到十分疲累,“把鲜花制成干花,首先要把花束分门别类,如果是百合、桔梗等水分较多的花,就不适合制成干花。其中比较容易的是以倒吊的形式,再配合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去待干,或者可以用上小密封小瓶,再加入干燥砂让花束变干。”把鲜花转化成永恒,Hidy也把它们置于饰物设计之中,好好地留住它们最美的一刻。
只要你开始了回收这个想法,就会发现周遭也充满各式各样的资源,只在乎于你是否介意。
开始了回收 周遭也充满资源
Hidy于上年开设了“猫眼工作室”,除了鲜花外,各式各样的家品也成为她的回收目标。“其实工作室有九成的东西也是捡回来的,陈列架、灯饰、桌子、布料等,都是来自结业店子,甚至是经过垃圾站拾回来。地板也是二手的,因为舞蹈学校觉得这个地板太滑,不适合跳舞,所以我也带了回来。”她也笑说虽然过程有点尴尬,也要“面懵懵”地问人是否愿意转让给她,“但其实这些东西依然很美,我也舍不得看著它们就这样送去垃圾堆填区。而且,只要你开始了回收这个想法,就会发现周遭也充满各式各样的资源,只在乎于你是否介意。”就是这份不舍,让旧物都可以有重生的机会。
其实很多人上来,本身也没有什么idea,但只要在饰柜、盒子上寻宝,也一定会找到适合的东西。
没有手残女
因为喜爱手作,也希望做到资源共享,所以就有了“猫眼工作室”的诞生。这个位于旧区的阁楼小店,主打比较少见的craft jamming,学员可以自行在工作室里找素材制作喜欢的东西。Hidy喜爱自己动手制作饰物,把多年来储下的材料、零件、工具书也投放在小店之上,只为跟不同的人分享手作乐趣。“其实很多人上来,本身也没有什么idea,但只要在饰柜、盒子上寻宝,也一定会找到适合的东西。” 她笑言没有什么手残女,只要有心做的话,也一定会做到。然而,除了饰物创作外,小店亦有寄卖其他独立设计师小物,如书法家练黑文龙的纸卡,亦有本地画家Shan Shan Wong的黑白动物画作等不同作品,以支持本地创作。
未必是要做到完全不买物,或者只是简单地,只为买下来的东西负责任。
资源共享 由源头减废
浪费,仿佛是都市人的通病。Hidy直言虽然自己可以真正“落手”救废,但空间始终有限,“很多人,家中根本没有多余的空位收纳废弃物,我是比较幸运的,还有这个工作室可以放置这些东西,但其实回收了几次,经已爆满,没有多余的空间去回收了。”所以,Hidy认为一切还是要由源头减废做起,“未必是要做到完全不买物,或者只是简单地,只为买下来的东西负责任。始终这件废弃物也是由你手亲自制造出来,你也应该要负责处理,而处理的意思并不是送到堆填区,而是主动去联络一些回收机构去接收,甚至是拍照放上社交平台也是一个好方法。”或者在消费前,要想的未必只是单纯的价钱,而是我们是否需要那件产品,继而是确保自己可以很好地利用和对它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