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暑假不做“繁忙儿童” 社工妈妈:玩乐才是正经事
放假应该是最悠闲的时候,但有些家长为了让小朋友赢在起跑线,都在暑假时为小朋友报读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装备自己”,分分钟比上学更繁忙。Natalie 的2岁女儿吇媃在这个暑假也是一名“繁忙儿童”,但她不是忙于参加各种playgroup,而是忙于跟爸妈玩乐,因为Natalie认为“玩乐才是正经事”。摄影:陈乐希
辞职做全职妈妈
Natalie是一名注册社工,主力协助特殊需要人士,儿童及家长。自女儿出生后,她辞去工作全职照顾女儿。她认为在香港,关于亲子关系,教养方法,儿童心理状况等等的议题都被轻视。她希望运用自己对儿童心理、发展、亲子关系的认识,帮助家长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的问题,所以开设了“玩乐才是正经事”的专页。专页内容最初是一些理论基础、Natalie自己工作时和照顾女儿的实践经验,现时专页发展成让不同家长分享育儿心得的群组,希望集思广益,激发出更多以玩乐教育小朋友的方法和亲子沟通技巧。
为什么玩乐才是正经事?
常言道:“勤有功、戏无益”,Natalie指社会上普遍认为小朋友读书比玩乐更重要,但其实小朋友,特别在0至6岁时,在玩乐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的事情,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对于小朋友来说,玩就是他们的正经事,玩就是他们的任务。“我们不应以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小朋友,大人觉得玩是娱乐,但在小朋友的角度去看,玩就是学习。”Natalie说。
Natalie这天跟女儿吇媃在游乐场玩耍,就是其中一个小朋友从玩乐中学习的例子。吇媃到处攀爬跑跳,运用不少大小肌肉;遇到一些稍有难度的玩乐设施时,她也会学习到解难能力,她要自己找到合适的置才能站稳。即使有超越了她能力的“关卡”,需要寻找妈妈的支援,这也是其中一个解难的方法。另外如果有很多小朋友在场,游乐场便会化身成锻炼社交能力的场所,因为可能会有小朋友妨碍了她玩喜爱的设施,妈妈在这时候便会教她有礼貌地表达自己,说“唔该藉藉”、“我好想玩呀”等等。
从生活中学习才是最好的暑期活动
对于有很多家长为小朋友报读大量暑期班,Natalie认为最重要是小朋友本身有没有兴趣。如果小朋友是自己要求想上某些课程,有学习动机,那就没有问题。没有为女儿报读任何playgroup的她,认为小朋友在生活中学习是最好的暑期活动。
吇媃一岁半就已经懂得自己穿脱鞋子,Natalie指很视乎父母在生活中给予小朋友多大空间去尝试,“一开始我会预留20分钟让她学习穿鞋子,但香港人生活忙碌,经常赶schedule,不会有20分钟让小朋友尝试自理。”即使是一些知识性的能力,也可以从生活上学到。“例如,想小朋友学习数学,在公园中可以让他们数数有多少条单杠,他们的满足感一定比在课室中一幅图画上数数有多少个苹果大。”Natalie说。
跟随孩子的步伐 不徐不疾陪伴同行
除了在生活中学习,Natalie认为跟随小朋友的步伐去安排活动和资源也十分重要。吇媃是早产儿,发展会比同龄小朋友迟缓,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可能会对此感到着急,希望可以催谷子女跟上他人的发展速度。但Natalie深信小朋友生来便有自然的机制,让他们在特定时刻想学习某种技能,“小朋友未到会走路的年纪,你24小时抓住他走,他都是不会走路。我们要相信他终有一日会学到,不用训练,只要观察。如果观察到小朋友有走路的意欲,安排适量的资源,如跟他高度相仿的扶手,以及安全的空间便可。”
“放手”和“着紧”不是对立面
不要拉着小孩走,亦不要窒碍小孩前进。有次Natalie在公园看到有家长劝止3岁的儿子不要玩攀爬架,因为那个程度不适合他,但该位家长转头看到2岁的吇媃在玩时,又在儿子面前称赞她。Natalie指很多时候是家长窒碍了小朋友的进步空间,应该放手让小朋友尝试。
不过她强调“放手”和“着紧”不是对立面。每次吇媃在公园挑战新的攀爬架时,Natalie都会陪伴在侧,女儿一跌倒可以接住她,或者女儿一不专心她便会提醒女儿要留意危险。她认为家长需要开放自己的心,观察小朋友的能力程度,让他们尝试一些比自已能力稍高的挑战,在过程中家长在旁准备支援但不要插手,慢慢便可清楚了解到子女的能力。“家长的角色不是要训练子女,拉着他的步伐走,而是伴他同行,他走他的路时让他知道有需要时父母随时可以帮他,这就是最理想的学习关系。”Natalie说。
家长不要太着重“善用时间”,小朋友有时间发白日梦才是最重要。
家长在如何善用暑假让孩子学习这方面有很多资讯,Natalie反而想提醒家长:“不要太着重‘善用时间’,小朋友有时间发白日梦才是最重要。”小朋友在发呆时,身体机能不是完全停顿,很多创意念头都是从无聊的时候激发出来。Natalie记得自己儿时在最无聊的时候,会创作故事和漫画,她认为这些对小朋友来说是最宝贵。因为整个过程是由小朋友自己有动机去完成一件事情,他们愈无聊便愈会寻找事物去充实自己,而这些事情才是真真正正属于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