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中环新海滨地王申建三幢商业大楼 重建25米高天星小轮钟楼
中环海滨三号用地去年由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附属的“国基发展”以破纪录的508亿元夺得,恒基近日向城市规划委员会申请,在该地皮兴建3幢楼高6至10层的商业大楼,并拟放宽高度限制以重建天星小轮钟楼,高度为主水平基准上25米。文件提到,项目会以“桥”为设计概念,将中环新海滨发展成世界级新地标,预料首阶段的3A用地2026年落成,第二期发展的3B用地则会在2031年竣工。
文件指,申请地点目前主要空置,部份被邮政总局、天星小轮停车场、前香港赛马会投注中、两所公厕及连接国际金融中心及中环码头的临时行人天桥占用。
地盘将会分为东、西两面发展,当中西面部份兴建三幢商业大楼,介乎6至10层高,高度为主水平基准上47至50米;而东面则会兴建的“低层园景行人平台并在其下提供商业设施”,楼高不过两层。文件特别提到,规划大纲中订明将原址重建的天星小轮钟楼,高度为主水平基准上25米,故亦须申请放宽高度限制。
拟议发展将会提供约15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包括办公室、零售及娱乐消遣的多用途商业发展,亦设有22,819平方米非商业总楼面面积,以重建受影响的邮政总局和公共厕所以及重建天星小轮钟楼,以及提供公共交通设施及公共停车场等。
申请地点拟分两期发展,其中第一期的3A用地(包括早期重置地区相关和现有公共设施)预计在2026年完成,而第二期的3B用地预计于2031年竣工。
拟议发展亦将设有约28,750平方米的公众休憩空间予公众使用,包括1.2万平方米的地面公众休憩空间、空中平台“Horizon Park”等,另设一条结合“Grand Boulevard”、长 400 米,经地面从中环内陆延伸至海滨的景观走廊。文件指,皇后像广场走廊将会由历史走廊、休憩用地走廊及观景走廊组成,形容能在海滨创造不同焦点的同时,亦能尊重文化历史脉络。
至于设计概念方面,文件提到,整个项目将以“桥”作为发展设计概念,以将中环新海滨发展成世界级、朝气蓬勃的新地标。拟议设计以拥抱香港独有的天际线和城市景观为概念,并透过空中平台连接3座向海滨递减建筑物高度的商业大楼,以加强中环内陆和海滨的连接,同时带来大量的绿化及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