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西环77年山货店月底结业 第二代经营者:竹工艺无发展空间

撰文: 曾凤婷
出版:更新:

以往一些由藤、竹制造的山货,是大众市民生活中的必需品。但随着塑胶制品普及,山货于六十年代已逐渐式微。现时位于坚尼地城吉席街52号的杜洪记,是坚尼地城最后一家山货店,屹立在吉席街77年,店主一家见证着附近的变迁,惟杜洪记月底即将结业。
杜洪记第二代的杜小姐深明难敌时代变迁,她提到编织手艺需要空间及体力配合,继承父母当年手艺的兄长已年届七旬,半年前更大病一场,需要好好休养,更向她透露感到力不从心,故二人决定月底结业。驻足吉席街数十载的他们,最不舍的还是与一众街坊结下的情谊。

现时位于坚尼地城吉席街52号的杜洪记是坚尼地城最后一家山货店。(曾凤婷摄)

杜洪记始于1945年,初时由现时的经营者杜小姐父亲杜洪在吉席街60号的三层唐楼开业,当年一家下舖上居,工场、仓库和居所三者结合。杜小姐表示,父母一家祖籍南海乡,因附近一带盛产竹子,故家家户户均会编织竹箩技艺,而第二代传人杜小姐的兄长均由父亲传授编织工艺。

从前吉席街附近便是鱼栏,渔户需要使用竹箩暂放渔获,故对其需求大,而竹箩既能隔水又十分耐用,深受他们喜爱。杜小姐指,当时制作的竹箩大小与现时在古装剧中看到古人洗澡用的桶子一样巨大,以人手编织的大竹箩,在两人合力下一天只能制作十多个。

杜洪记以供应竹箩起家,高峰时更曾有自己的编织工场,除西环一带外,更会服务大澳、香港仔及长沙湾的的鱼类批发市场。杜小姐忆述,当时吉席街一带可谓手作一条街,木、竹及铁制品等一应俱全。(曾凤婷摄)

高峰时期有自己编织工场

杜洪记以供应竹箩起家,高峰时更曾有自己的编织工场,除西环一带外,更会服务大澳、香港仔及长沙湾的的鱼类批发市场。杜小姐忆述,当时吉席街一带可谓手作一条街,木、竹及铁制品等一应俱全。随着附近地方被收回重建,以往景象一去不复返。杜洪记位于吉席街60号的旧址,亦在1973年被收回,其后才搬到现址。

随着附近地方被收回重建,以往景象一去不复返。杜洪记位于吉席街60号的旧址,亦在1973年被收回,其后才搬到现址。(曾凤婷摄)

七十年代塑胶制品兴起,逐步取代竹箩,杜洪记同年亦开始购入其他山货成品及塑胶用品兼卖,不再出售单一种类货品。杜小姐形容,七十年代前杜洪记以供应竹箩予鱼栏为主,但其后改作做街坊及游客生意。

竹耐用天然无化学成分 有固定捧场客

杜小姐表示,虽然竹制品因塑胶制品出现而日渐式微,但不少人仍然对竹制品情有独钟,“因为竹耐用又天然,无化学成分”,店舖内的“晾衫竹”常卖到缺货。“你睇到对面啲楼有啲仲用紧晾衫竹,因为竹又轻又负到重又唔怕湿”。竹席、竹扫把及竹扇等产品亦有相应的客群,“啲竹扫把干湿可用,平时扫街嘅咪用𠵱啲,芒草𠮶只就唔可以湿啦,但好在唔痴头发,因为无静电”。

疫情影响来货及生意

疫情来袭,杜洪记同样受到影响,杜小姐透露近两年的来货不稳定,“内地供货同运落嚟受疫情影响,只可以有𠮶样卖𠮶样”,又指出作为山货原材料的竹虽然生长得快,但在厂家交货前,要先把新竹放置三个月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令制品供货困难。此外,疫情下游客不能访港,亦令生意受到影响。

不舍一班街坊:有啲由细个玩到大

现时杜洪记主要由杜小姐及她的兄长打理。杜小姐透露,大半年前,七旬的兄长曾大病一场,当时店舖需一度休业,让他好好休养。但即使其后兄长病愈回归,仍有感身体大不如前,故决定在月底结业。杜小姐表示,结业消息传出后,有不少街坊到场聚旧,“好多街坊都觉得好突然,落嚟问我哋点解唔做”。杜小姐虽然觉得结业可惜,但亦理解编织竹工艺末落是大势所趋,“都有人话想学嘅,但下一代可以话完全无发展空间,要手作其实要一个好多嘅空间,又要体力劳动”。她最不舍的是一班街坊,“始终由细喺度大,有啲由细个玩到大,日日倾计,有啲仲系我望住佢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