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调查指近四成妇女曾遭性暴力 逾六成亲密施虐者为前任
明天(8日)是国际妇女节,然而,女性遭受暴力的情况至今仍不可忽视。平等机会妇女联席去年发起了妇女遭受暴力经验研究,由岭南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政策学系副教授陈效能收集了1,044名妇女的经验;当中发现有近四成受访者曾遭遇性暴力、近三成曾遭遇亲密伴侣暴力。团体认为,资料反映妇女遭受性暴力及亲密伴侣暴力的状态仍然非常严重,更有不少实体暴力以外的形式,例如从精神及情绪上剥削妇女,因此建议社会上各持份者,包括妇女事务委员会、政府部门、公营机构等,将消除妇女暴力放入政策规划。
平等机会妇女联席、九龙崇德社、岭南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政策学系(发起团体)今日(7日)发布是次研究,当中共收集到1,044份问卷及30个深入访问,集中于15至64岁香港的妇女受性暴力及亲密伴侣暴力的经验。团体指,同一项研究曾于2013年进行并完成发布,对比之下发现妇女受到性暴力及亲密伴侣暴力同样严重。
调查发现,有37.54%的受访者曾遭遇性暴力,26.87%的受访者曾遭遇亲密伴侣暴力。在遭遇性暴力的受访者中,有两成多是受到“说出带有性意味的说话,令你不安/难堪”(28.91%)及“非插入式的性侵犯”(28.91%);有一成多则受到“带有性意味地看着你”(17.97%)、或“插入式的性侵犯”(16.34%)。有超过九成施暴者为男性(92.49%),并有超过六成的施暴者是认识的人。
四成受访受害者不向任何人寻求协助
资料中有超过两成人是在家居环境受性暴力影响,还有逾一成受访者在交通工具或学校遭受性暴力或性侵犯,另有约5%受访者表示事发在虚拟空间(即网上论坛、社交媒体及通讯软件)。超过七成的受访者当中不知道如何反应(75%),虽然有逾六成人曾经寻求协助,惟大多数人只会向家人及朋友求助,还有四成的受访者最后不会向任何人寻求协助。
至于遭遇亲密暴力的受访者,逾三成人指最常遇到“性侵犯或被强迫发生性行为”(35.52%),也有“言语辱骂或恐吓”(22.01%)及“肢体暴力”(14.29%)。约九成施虐者为男性,逾六成的施虐者为前任伴侣(63.77%),其余的分别现任及前任法定配偶(分别为12.32%及11.59%)。有超过四成个案发生在受害人或施虐者家中,大多受访者对亲密关系暴力感到无助,逾六成受害者未能即时反应,三成八的受访者最后会放弃求助,只有五成一受访者会寻求协助、一成受访者会选择分开或离婚,亦有显著比例的受害者曾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协助(9.09%)。
儿时曾遭家人性侵 影响长大如何与人创建关系
岭南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政策学系副教授陈效能表示,遭受亲密暴力的事主与施虐者关系千丝万缕,例如是其丈夫、前夫、男友、亲人,与职场性骚扰等情况相比更加复杂。陈指,有在童年时受性侵的事主,自几岁起被家人轮流性侵,对其长大如何与人创建关系、心理影响均十分深远,“到现时30多岁仍未能摆脱阴影”。她又透露,除了肢体暴力,也有接受访谈的受害人称,丈夫不断拿刀出来,在事主面对挥刀,“系冇插落佢度,但就吓到佢死。”
团体指出,上述状况只是社会上遭受暴力妇女的一角,暴力问题仍然困扰妇女;建议政府应检视现行前线人员就性暴力及亲密关系暴力的指引及个案分类系统,并加强前线执法人员、法律专业、社会服务人员有关协助协助遭受暴力妇女的培训,让妇女能在求助的过程更快得到合适的支援;又建议落实性罪行法律改革建议,包括建议废除强奸罪,订立新的未经同意下以插入方式进行的性侵犯罪行;废除猥亵侵犯罪,订立新的性侵犯罪;订立有关“同意”的法定定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