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干眼症患者增加 眼科年会展现新研究提升治疗效果
撰文: 黎倩婷
出版:更新:
在疫情下,不少人需要留家工作,使用电脑及手机的时间变相大增,眼部容易劳损的。本地眼科医生及国际研究报告发现,近期患上不同程度干眼症的人数有增加趋势,患者会因眼痛而难以专注工作,为促进本地眼科医生和市民对这类常见眼疾的认识,香港眼科学术论坛年会以“干眼症和眼表疾病”为主题举行论坛 ,同时发表有关干眼症的最新研究。
疫下干眼症患者趋势 干眼随时致视力受损
最新一份刊登在国际期刊 《The Ocular Surface》的研究报告发现,新冠疫情期间,大部份人的电脑或手机屏幕阅读时间增加一倍,患干眼症的病人数目因此相应增加,有见及此,香港眼科医学院及香港眼科学会于今月4日至5日联合主办香港眼科学术论坛年会,以“干眼症和眼表疾病”为主题。
干眼症成因十分多样化,香港眼科医学院及香港眼科学会提醒市民,病情亦有可能与身体其他状况有关,例如更年期后荷尔蒙变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口服药物的使用等。严重的干眼症若不及时治理,有可能会出现发炎、角膜表面磨损、角膜溃疡,可致视力受损,市民应尽早寻求专科医生意见,准确了解真正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日本学者新研究提升治疗干眼症效果
论坛年会中除了展示崭新的眼科治疗和诊断技术外,日本顶尖学者教授Norihiko Yokoi 发表一项新的医学研究“泪膜导向干眼治疗” (Tear Film Oriented Therapy) ,提倡依据泪膜不稳的根源而选取对应的药水,从而提升治疗眼干症效果,该项研究已被亚洲干眼学会 (Asia Dry Eye Society) 采纳为治疗指引。
为进一步了解干眼症及更为掌握其发病原因,香港大学眼科学系推出本地首个社区性全面干眼症研究,研究于今年9月展开,目的为要找出干眼症的新趋势和社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