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湾区议会推“花园城市” 研究发现区内潜在绿化地达617个

撰文: 曾凤婷
出版:更新:

在城市化发展下,香港早已变成“石屎森林”。虽然政府过往曾进行一系列绿化城市工作,但当中的管理和保养植物工作仍有不少改善空间。以荃湾为例,早于7年前,政府在区议会中讨论荃湾绿化总纲图,惟成效未如理想。去年6月荃湾区议会再次就荃湾成为“花园城市”构思作出讨论,联同专家在区内进行绿化研究。今日(25日)荃湾城市绿化研究结果出炉,发现荃湾市中心共有617个潜在可绿化地点,包括天桥顶部、栏杆、工厂大厦、屋邨及学校屋顶等。有区议员希望荃湾可作为绿化试点,把概念推至全港18区实行。

今日(25日)荃湾城市绿化研究结果出炉。(曾凤婷摄)

荃湾城市绿化研究在去年底进行,由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地理及环境科学)研究讲座教授詹志勇及其研究团队,以两个月时间在荃湾进行密集式考察,以评估荃湾各地潜在可绿化地,并根据其绿化条件,例如位置、尺寸、光暗和物料等,再作配对,建议在合适地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研究发现荃湾市中心共有617个潜在可绿化地点,包括天桥顶部、栏杆、工厂大厦、屋邨及学校屋顶等。(研究团队提供)

城市绿化限制多

研究把荃湾近市中心地带分为11个区域,分别在路边,道路边坡、公共开放空间、地上空间及天台等寻找潜在合适绿化地,发现在公屋区有不少植物,惟当中的植物素质及保养欠佳。在内陆地区因多车,交通通道较少地方能用作绿化,沿海地方却因长期大风,大多只种植固有植物,种类不多。

行人路边、天桥顶部、栏杆及天台均有潜能绿化

研究指出,天桥顶部、栏杆、工厂大厦、屋邨和学校的屋顶都是潜在的绿化地。行人路边、马路分隔位及停泊咪标附近位置均能善用,此举在欧美亦十分常见。研究团队考虑这些位置的尺寸、光暗和物料后,会选择适合在该地生存的植物。如荃景围仁济医院林百欣中学路段的路较宽阔及有阳光,但有高度限制,适合种植风铃木和山麦冬这些不会生长太高的植物。

而种植在天桥和避雨亭的植物,应以不太需要阳光的攀藤植物为主,因为它们会把阳光挡住,例如青山公路附近行人天桥盖顶便可种植首冠藤。针对斜坡,研究团队发现,大多在斜坡的树因“当风”,有倒塌风险而被砍除,故建议在这些地方种植开花植物,减少同类型事情发生。现有公共休憩设施的绿化地带在设计上亦需要改善,研究团队解释,由于公园多硬地,留给树穴的位置普遍不大,若在树穴旁加设开花植物能助树根抓紧泥土。研究团队在评估天台的承托力后,发现一些承托力高的天台更是发展社区农圃的良地,如荃湾街市天台空地便能发展,日后更令加入社区活动元素,供市民使用。

树博士:香港应以创新三维式进行绿化工作

“树博士”詹志勇指出,现时香港的绿化率只有个位数字,相对其他地方来说,香港绿化率十分低。以往香港政府沿用传统方法进行绿化,故有不少限制。他认为以香港作为超高密度城市的情况来说,可因地制宜,以创新的三维式绿化(又称垂直绿化)方法处理绿化工作,“唔单止喺地下做,其实一啲行人天桥都可以加啲绿化元素入去”。

“树博士”詹志勇指出,现时香港的绿化率只有个位数字,相对其他地方来说,香港绿化率十分低。(曾凤婷摄)

他认为除了在规划上要改变植物的质素外,也要多加注意保养,“以往发现唔少地方啲植物已经枯咗,泥土又未做好保养”。由于绿化所需要的成本不高,詹志勇相信香港有能力做到,只是需要协助培训园艺人才,例如设立牌照制,更有规划进行绿化工作。他同时指,绿化有多种好处,“喺大自然身边,人会不知不觉变得开心”,亦能在繁忙的都市下,减少市民压迫感。

荃湾区议会主席陈琬琛明白推动荃湾成“花园城市”定必充满挑战,希望日后能以荃湾为试点,把概念在全港18区中实行,并在将来和新加坡看齐。(曾凤婷摄)

荃湾区议会主席陈琬琛则指出,明白推动荃湾成“花园城市”定必充满挑战,政府部门的协作也十分重要。他希望日后能以荃湾为试点,把概念在全港18区中实行,将来与新加坡看齐。他又指出,早前房屋署屋邨管理咨询委员会中,曾有议员向康文署及土拓署提出相关计划,当时对方亦持开放态度,他亦会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