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近两成社企资金只够营运三个月 组织冀政府提供支援

撰文: 吕诺君
出版:更新: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击,香港各行各业都受影响,社企营运更见困难。香港社会企业联会于今日(28日)发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社企在疫下生意额跌幅超过五成或以上,同时有近两成社企表示现金流只能够继续支持营运多约三个月。该会希望政府能提供支援,例如推出新一轮保就业计划,协助社企在疫情下度过难关。

香港社会企业联会在一月上旬进行了第三轮问卷调查,以了解社企业界于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营运状况。(吕诺君摄)

香港社会企业联会在1月上旬进行了第三轮问卷调查,以了解社企业界于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营运状况,最后成功收回222份有效问卷,回复的社企占全港社企数目约三分之一,当中餐饮约占35%(78间),服务业26.5%(59间),零售业23%(52间),其他行业则约占近1成半(33间),而聘用的雇员人数共约1,500多名。

调查发现,疫情下政府采取不同防疫措施,以致在圣诞及新年等传统消费旺季之下,有更多社企的生意额大幅下跌。当中有五成社企的生意额跌幅超过五成或以上,比9月份调查时比率大幅增加五倍,而最受影响为零售业 (69%) 及服务业 (65%),更有5%社企在过去半年完全没有收入。

此外,有51%的社企指对未来一年的销售预期感到非常负面,而9月时的调查结果显示当时已有3%社企已经结束营运,到了11至12月期间再另有3%;但逆市之下,也有4%社企表示扩充营业。被问到现时的现金流能够继续支持营运多久,有19%的社企称只能维持少于3个月,有50%则认为可以维持一年或以上。

香港社会企业总会会长吴宏增表示,调查结果反映社企希望政府能推出更多特别措施。(吕诺君摄)

香港社会企业总会会长吴宏增表示,调查结果反映社企希望政府能推出更多特别措施,当中包括希望能有最少为期半年的新一轮保就业计划、推出短期职位、向社企内的弱势人士或残疾人士发放特别薪金津贴、延续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处所的社企租户的租金宽免安排等等。

新生精神康复会社会企业助理总经理陈心慧指出,该会有23间社企,其中13间主力做餐饮行业,疫情下对生意有很大影响。除了位于医院、大学内的cafe客人大减,食品制作工场Delight Kitchen的营业额亦由过往可达100万元到现时大幅下跌,形容现时“有几千蚊生意都算好”。她指,工场亦有转型开拓收入,如推出食物急冻包,“希望揾啲出路同转机,失业率高,残疾人士就更难揾工。”

至于“膳动衡”的创办人Healthy Wong则指,疫情下他们由主力举办实体行山、跑步等活动转为线上进行,手机应用程式和网上平台令他们在疫情中多了机会,不用局限参加人数和次数,加上和跨国公司合作,与香港、台湾、印尼等地研发线上活动,惟最希望的仍是疫情尽快过去,可重新举办线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