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者悲歌】弱智人士宿位排15年半 立法会议员促提供过渡津贴
本月5日葵涌邨发生伦常惨剧,一名46岁妈妈,疑因照顾家人压力爆煲,涉嫌勒毙患有中度智障及过度活跃的21岁长子,被控谋杀,事件揭示本港照顾者的压力以及轮候中度智障宿舍时间过长问题。今日(15日)多名立法会议员与智障人士照顾者及相关组织代表召开记者会,讲述照顾智障人士的状况,并向当局提供多项建议,包括增加宿位、提供过渡津贴及评估高危家庭等。
患有心脏病、68岁的退休公务员黄先生,与全职工作的太太一同照顾19岁患有中度智障的儿子,身心俱疲。他担心儿子若明年无法申请延读,需轮候10年才有机会获得宿位,“到时我都80岁,我同太太讲,将照顾个仔嘅责任交畀你,我太太话无能力照顾佢……呢个亦都可能系悲剧发生(的诱因)”。另一名患有糖尿病及情绪病的56岁余先生,与太太育有一名患有中度智障及自闭症的19岁儿子,由于儿子发脾气时有自残行为,如大力拍打自己胸口、以膊撞墙等,夫妇必须合力照顾,“佢已经生到1.8米,200磅,要两个人先可以阻止到佢做一啲行为,难以想像啲单亲家庭点算”,他不满政府多年来对残疾人士的需要视若无睹,令他们欠缺支援。
残疾人士组织代表:唔应该当我哋系人球
卓新力量代表谭嘉敏及香港残疾人权联盟代表周德雄亦于会上发言,形容葵涌邨惨剧中的主角疑因得不到适合的支援便酿成悲剧,“21岁读完书,返屋企四日就死咗,我哋非常难过、好嬲同失望,我哋嘅生存权不容剥夺,唔应该当我哋系人球,推嚟推去,搞到我哋被虐待,冇埋条命,先去检讨服务、改政策、修法例”。
两局欠沟通 智障人士一离校即跌入“真空期”
社福界立法会议员邵家臻形容,今日的请愿场面对政府来说是一个羞耻记号,促请特区政府对残疾人士的政策制订方面“要有承担”。立法会议员张超雄指,葵涌邨伦常惨剧发生后,不少照顾者对压力爆煲感同身受,在疫情下学校停课、社会服务单位只提供有限度服务,令照顾者及智障人士更见艰难。对于社会福利政策忽略长期护理照顾服务的规划,院舍服务、日间中心及家居照顾服务的轮候时间越来越长,以及智障人士由离开教育制度至投入社会服务欠缺过渡服务支援等问题,希望政府能尽快提供具体措施应对,“特殊学校就教育局负责,一毕业就系劳福局下嘅社署负责,两者系冇沟通,亦冇咩衔接,成人服务轮候长至十几年,若离校后跌入中间呢个窿窿度,问题就出现喇,呢个就系葵涌邨惨剧最大嘅原因”。
10年来轮候宿位时间增10年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表示,很多特殊教育工作者反映,当学生毕业时感到非常担心,因为他们将要面对一个“真空期”,“点解唔能够衔接落去呢?点解依家轮候宿舍嘅日子越来越长呢?”他指轮候时间由2010年的5年半,到现时竟需要15年半,对于需照顾已成年智障人士的家长来说,程度可谓筋疲力竭。叶建源促请政府立即增加宿位,其次是提供过渡津贴,让照顾者及智障人士得到更适切的支援,解决燃眉之急。
关注家居照顾服务大联盟代表指,根据统计数字,本港有20万同住照顾者,惟组织相信实际数字远高于该水平,批评本港以照顾者为本的政策非常少,仅得一项需要被审查、每月2,400元的照顾者生活津贴,敦促政府增加家居支援服务,令照顾者有喘息空间。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理事张志伟亦促请社署及教育局立即全面评估目前服务使用者的危机水平,令社会服务机构及时介入,以及在智障人士进入社会前提供适切的支援。
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主席邝俊宇批评,政府在葵涌邨惨剧发生后“零反应”。他透露下周三福利事务委员会将召开特别委员会,希望官员回应智障人士照顾服务及民间组织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