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师傅埋首木雕半世纪 迎来第六代传人:呢一代只有我做落去

撰文: 吕凝敏 余睿菁
出版:更新:

“郭记木器雕刻”紥根在油麻地新填地街37年,负责人郭一边正在全神贯注地在店外的小木台雕刻,一双巧手在木屑中来来回回近半世纪,雕出满天神佛,他是香港硕果仅存的木雕师傅。在讲求速度的年代,各种手工艺逐渐式微,郭家的木雕技术却能一代代传下去,郭一边的姪子十多年前肩负家族使命,由刻字、上油、贴金箔逐项技术学起,成为郭记木雕第六代传人,“呢一代只有我一个做落去”。虽然伯姪二人对工艺即将失传看得淡然,但郭一边仍然不时出席中学兴趣班,希望年轻人能认识木雕技艺。

一家来自浙江木雕之乡

郭家世世代代做木雕,来到郭一边是第五代。郭家来自全国最著名的“木雕之乡”──淅江东阳,北京故宫及苏杭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郭师傅笑说,在他年幼时,东阳没田可耕,家中的男孩子都要学一门手艺维生,“我16岁拜师,比较自由,一日做8个钟,唔可以休息,不断雕”,由于家人都是做雕刻,郭一边顺利成章入行,量度、写字、雕刻、上油、贴金箔,每日重重复覆,倏忽朱颜变白头,60多岁的郭一边已循环不息做了近50年。

郭一边1988年来港,在弟弟的店内工作了近32年。(余睿菁摄)

作品遍布全港庙宇 “耶稣我都有雕过”

1983年,郭一边的弟弟郭一天在油麻地新填地街开店,五年后,郭一边南下来港打拼,“郭记木器雕刻”的金漆招牌,一挂便是37年。郭氏兄弟每日风雨不改,在店外的小木台默默雕刻,一双巧手在木屑中来来回回,雕出无数精美神佛及字迹,作品遍布全港庙宇及平民百姓之家,包括宝莲寺、黄大仙祠、油麻地天后庙等,“佛堂𠮶啲有好多,天后诞擡出去𠮶啲、长洲节庆用嘅木刻、神台我哋都有整过;开舖𠮶啲多数拜关帝,屋企就要观音、地主、祖先等嘅木雕”。闪闪生辉的满天神佛及神主牌,整齐地排列在店内橱窗内,“宗教方面的牌比较多,耶稣我都有雕过,修理都修理过”。

郭一边侃侃而谈雕刻的流程,“雕字要拎刻版,然后写字,写完就雕,跟住落油漆,再上金箔”,工多艺熟的他指,若一式数份的订单才会先画在画纸上,如订单是一式一份,他是直接画在木上再雕,“手艺要做得多,熟能生巧”。

第六代传人仍在学师阶段

昔日郭一天的工作台,今日换上他的儿子郭健军坐上。郭健军是郭记木雕第六代传人,也是他那一代唯一一个,“因为系家族生意,所以帮下手,呢一代只有我一个做落去”,40多岁的郭健军坦言,他只能雕字及上油,“难少少𠮶啲都未必学,𠮶啲起码都要十几年”,这位年轻的郭师傅,上油学了十多年,贴金箔则学了四、五年,仍是学师阶段,“传统中国艺术,学到几多就几多”。记者问郭一边师傅,这位学徒的功力如何?郭师傅笑言,“都OK啦”。

“人手造件件都唔一样”

各项手工艺变夕阳工业,主要是因为被工业机械化取代,“可惜都可惜,但时代变无办法,一定会机器代替”。郭一边强调,店内坚持人手雕刻,“唔识嘅未必睇得出分别,做惯咗就一定睇得出,人手造件件都唔一样”。他忆述数年前曾有一名日本人拿着一块巨木来到郭记,要求雕出一些奇特的图案,“好大块,好似门咁大,叫我雕啲好古灵精怪嘅嘢,有地图、有公仔,话要拎出去展览”,最后郭师傅用了约一星期完成这件作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木雕工作,郭一边埋首苦干,转眼已成老人,“有时做嘢辛苦,都会唔想做,但要揾食唔做唔得,做其他嘢都辛苦”。目前郭记接的单多数来自熟客,虽然客源稳定,但木雕技术终有没落的一天,“如果后辈有其他赚到钱嘅工,就做其他啦”。上一辈为了糊口入行,数十年后,维生技艺在年轻一辈眼中变成具有历史价值的东西,郭一边对外没有收徒弟,但他不时应邀出席一些中学兴趣班,让学子认识这门快将消失的手艺,“几十个人坐埋一齐学,(兴趣班)一年得一次半次唧,教咗几年,入行要好有恒心,除非屋企做呢行先逼住做”。